非小细胞肺癌RET融合患者全程管理

2025-02-20 18:21:51       29次阅读

在肺癌领域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据了大部分病例,其中RET融合阳性的患者群体相对较小,但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征。RET融合是指RET基因与其他基因发生融合,形成异常的融合蛋白,进而激活下游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存活。近年来,针对RET融合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是手术治疗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将详细介绍非小细胞肺癌RET融合患者全程管理中手术治疗的重要性与步骤。

1. RET融合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特点

RET融合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肺癌亚型,约占所有NSCLC的1-2%。这类肿瘤具有以下特点:

年轻化:RET融合阳性NSCLC患者较其他NSCLC患者更年轻。

无吸烟史:许多RET融合阳性NSCLC患者无吸烟史。

肿瘤生长速度快:这类肿瘤生长速度较快,肿瘤体积增大迅速。

2. 手术治疗的重要性

对于RET融合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而言,手术治疗是首选且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手术治疗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根治性:手术可以完全切除肿瘤,达到根治目的。

预后改善:手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生存率。

减少并发症:手术可以减少肿瘤引起的并发症,如疼痛、呼吸困难等。

指导后续治疗:手术可以为后续治疗提供更多信息,如肿瘤分期、分子分型等。

3. 手术治疗的适应症

并非所有RET融合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都适合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包括:

临床分期为I、II或部分III期的患者。

无远处转移的患者。

身体状况允许手术的患者。

无严重合并症的患者。

4. 手术治疗的步骤

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RET融合患者的步骤如下:

术前评估

影像学检查:通过CT、MRI、PET-CT等检查评估肿瘤的位置、大小、侵犯范围及有无远处转移。

肺功能评估:通过肺功能测试评估患者的肺功能,以确定手术的可行性。

心功能评估: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评估患者的心功能,以降低手术风险。

手术方式选择

肺叶切除术:对于局限于一个肺叶的肿瘤,可选择肺叶切除术。

肺段切除术:对于局限于一个肺段的肿瘤,可选择肺段切除术。

楔形切除术:对于小肿瘤或肺功能较差的患者,可选择楔形切除术。

淋巴结清扫

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对于肿瘤较大或有淋巴结转移风险的患者,需进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

采样淋巴结:对于肿瘤较小或无淋巴结转移风险的患者,可进行采样淋巴结。

术后处理

疼痛管理:术后应给予患者充分的镇痛,以减轻疼痛。

呼吸支持:对于肺功能较差的患者,术后应给予呼吸支持。

营养支持:术后应给予患者充足的营养支持,以促进恢复。

5. 手术治疗后的全程管理

手术治疗后,非小细胞肺癌RET融合患者需要进行全程管理,包括:

定期随访:患者应定期进行随访,以及时发现复发或转移。

影像学复查:患者应定期进行影像学复查,以评估肿瘤的情况。

分子检测:对于复发或转移的患者,应进行分子检测,以指导后续治疗。

心理支持:患者应获得心理支持,以帮助其应对疾病带来的压力。

总之,手术治疗是非小细胞肺癌RET融合患者全程管理中的关键环节。通过精准的术前评估、合理的手术方式选择、彻底的淋巴结清扫以及细致的术后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同时,手术治疗后的全程管理也至关重要,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复发或转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楚伟丽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医院区

下一篇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怎么治疗
上一篇宫颈癌治疗新进展:化疗与中医药的融合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