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疗药物与甲状腺功能:关联性、影响及管理策略

2025-02-15 14:50:40       3310次阅读

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在甲状腺癌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增多。然而,ICI治疗可能导致多种内分泌不良反应,其中甲状腺功能异常是最常见的一种。本文将详细探讨ICI治疗与甲状腺功能异常之间的关联性、影响及管理策略。

甲状腺功能异常概述

甲状腺功能异常是指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出现异常,导致全身代谢活动改变的病理状态。甲状腺功能异常主要包括甲状腺毒症(甲亢)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甲状腺毒症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甲减则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

ICI治疗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关联性

ICI治疗机制

:ICI通过阻断免疫检查点分子(如PD-1、PD-L1和CTLA-4)的相互作用,增强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应答。然而,这一机制可能导致自身免疫反应,进而引发甲状腺功能异常。

流行病学数据

:在KEYNOTE-164、KEYNOTE-177和KEYNOTE-158等研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分别为11.4%、21.0%(≥1次既往治疗)和12.0%,均位居内分泌不良反应首位。

ICI治疗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甲状腺毒症

:ICI治疗可能导致甲状腺毒症,表现为心悸、多汗、体重下降等症状。甲状腺毒症可能是由于ICI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破坏甲状腺滤泡,导致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所致。

甲状腺功能减退

:ICI治疗更常见的是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表现为乏力、体重增加、皮肤干燥等症状。甲减可能是由于ICI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导致甲状腺细胞破坏,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减少所致。

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管理策略

监测与评估

:ICI治疗前应常规监测甲状腺功能,包括血清TSH、FT3和FT4水平。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甲状腺功能异常。

治疗与干预

:对于甲状腺毒症患者,可使用β受体阻滞剂控制症状,并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必要时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对于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应使用左甲状腺素钠替代治疗,调整剂量至血清TSH和FT4水平正常。

个体化管理

:对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ICI治疗患者,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管理方案。对于甲状腺功能异常较轻的患者,可在密切监测下继续ICI治疗;对于甲状腺功能异常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暂停ICI治疗,待甲状腺功能稳定后再继续。

总之,ICI治疗与甲状腺功能异常之间存在密切关联。甲状腺癌患者在ICI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及时发现并干预甲状腺功能异常,以保障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合理的管理策略,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甲状腺功能异常对患者的影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预后。

黄颖鹏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本部院区

下一篇口腔癌治疗中的个体化方案制定与执行
上一篇药疹治疗:挑战与对策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