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的分子生物学与治疗进展

2025-02-24 07:50:13       26次阅读

甲状腺癌,作为一种发生在甲状腺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本文将从甲状腺癌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入手,探讨其发生机制及最新治疗进展。

一、甲状腺癌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甲状腺癌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是其发生发展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揭示了甲状腺癌的分子机制。目前认为,甲状腺癌的发生与多种基因突变密切相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BRAF基因突变:BRAF基因是RAF家族中的一种蛋白激酶,参与调控细胞生长、分化和凋亡等过程。研究发现,约40-50%的甲状腺癌患者存在BRAF基因突变,其中以V600E突变最为常见。BRAF基因突变可导致MAPK/ERK信号通路持续激活,从而促进甲状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RET/PTC基因重排:RET基因是一种酪氨酸激酶受体,参与调控细胞分化、迁移和存活等过程。研究发现,约10-20%的甲状腺癌患者存在RET基因与PTC基因的重排,导致RET蛋白异常激活,从而促进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

RAS基因突变:RAS基因是一类小分子GTP结合蛋白,参与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过程。研究发现,约15-30%的甲状腺癌患者存在RAS基因突变,其中以HRAS、KRAS和NRAS突变最为常见。RAS基因突变可导致下游信号通路持续激活,从而促进甲状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TP53基因突变:TP53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参与调控细胞周期、DNA修复和凋亡等过程。研究发现,约5-10%的甲状腺癌患者存在TP53基因突变,导致TP53蛋白功能丧失,从而促进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

二、甲状腺癌的治疗进展

随着对甲状腺癌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针对其分子靶点的治疗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目前,甲状腺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射碘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

手术治疗:手术是甲状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包括甲状腺全切除、甲状腺次全切除和甲状腺叶切除等。手术的目的是彻底切除肿瘤组织,减少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风险。对于部分高危患者,还需进行淋巴结清扫和甲状腺旁腺移植等。

放射碘治疗:放射碘治疗是甲状腺癌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尤其适用于分化型甲状腺癌。通过口服放射性碘131,可有效杀死残留的甲状腺癌细胞,降低复发和转移风险。对于部分晚期或复发患者,还可采用高剂量放射碘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针对甲状腺癌的分子靶点,如BRAF、RET、RAS等,开发了一系列分子靶向药物,如索拉非尼、凡德他尼、卡博替尼等。这些药物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血管生成等,有效控制甲状腺癌的进展。对于部分晚期或复发患者,分子靶向治疗已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AR-T细胞疗法等。研究发现,部分甲状腺癌患者存在PD-L1高表达,提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能有效。目前,多项免疫治疗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有望为甲状腺癌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总之,甲状腺癌的发生与多种分子机制密切相关,针对其分子靶点的治疗逐渐成为研究热点。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未来甲状腺癌的诊治将取得更多突破,为患者带来更大的生存获益。

解海涛

辽宁省肿瘤医院

下一篇骨髓瘤的方法和护理
上一篇肺癌转移:肝脏受累的病理机制与症状表现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