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一种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属于恶性血液系统肿瘤。其发病率约占所有新增NHL病例的30%-40%。DLBCL的临床表现多样,可以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和组织,预后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年龄、分期、病理亚型、分子生物学特征等。本文旨在科普DLBCL的基本知识,重点讲解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一、DLBCL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DLBCL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局部压迫症状,如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部分患者还可出现结外受累,如胃肠道、皮肤、中枢神经系统等部位的病变。
诊断
DLBCL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病理活检。通过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分子遗传学等技术,可进一步明确DLBCL的具体亚型,如生发中心B细胞型、非生发中心B细胞型等。此外,全身CT、PET-CT、骨髓穿刺等检查有助于评估病变范围、分期及预后。
二、DLBCL的治疗原则
化疗
化疗是DLBCL的主要治疗手段。常用的化疗方案包括R-CHOP方案(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等。化疗方案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分期、病理亚型等)综合评估。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部分DLBCL患者可接受靶向治疗,如CD20单抗(利妥昔单抗)等。部分患者还可接受免疫治疗,如PD-1/PD-L1抑制剂等,以提高疗效、减少复发。
造血干细胞移植
对于部分高危患者或常规化疗疗效不佳的患者,可考虑进行自体或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以提高长期生存率。
三、DLBCL的合理用药
个体化治疗
DLBCL的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包括年龄、分期、病理亚型等。个体化治疗有助于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药物剂量调整
化疗药物的剂量需根据患者的体表面积、肾功能等因素调整。对于高龄、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适当减量,以减少药物毒性。
药物不良反应管理
化疗药物可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心脏毒性等。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相关指标,必要时给予对症治疗,以减轻不良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
DLBCL患者常需联合使用多种药物,需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如利妥昔单抗与某些化疗药物的相互作用。合理用药有助于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四、DLBCL患者的自我管理
合理膳食
DLBCL患者需保证营养均衡,适量摄入优质蛋白、维生素、微量元素等。避免生冷、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
适度运动
适度运动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心肺功能。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如慢跑、游泳、太极拳等。
心理调适
DLBCL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需加强心理疏导,必要时给予抗焦虑、抗抑郁药物治疗。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DLBCL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合理用药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关键。患者需遵医嘱,规范用药,同时加强自我管理,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进展,相信未来DLBCL的诊疗手段将更加丰富、精准,为广大DLBCL患者带来福音。
张春媚
大连市中心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