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病理机制与分类概览

2025-02-16 02:58:55       3255次阅读

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ZL)是一种起源于淋巴滤泡边缘区的惰性淋巴瘤,其发生率在全球范围内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类,MZL分为三种主要亚型,它们在不同地区的发病率存在一定的地理差异。本文将对这一疾病的病理机制及其分类进行详细概述。

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病理机制

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环境和免疫等多种因素。研究表明,MZL的发病与慢性抗原刺激、免疫功能紊乱及遗传因素有关。

慢性抗原刺激

:长期感染或炎症反应可能导致淋巴组织的慢性抗原刺激,进而诱发淋巴细胞的异常增殖。例如,某些MZL亚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

免疫功能紊乱

:免疫系统的异常可能导致淋巴细胞的异常激活和增殖。在某些MZL患者中,可观察到免疫抑制信号通路的异常。

遗传因素

:一些家族性癌症综合征,如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综合征,与MZL的发生有一定的关联。

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分类

WHO将MZL分为三种亚型,每种亚型都有其独特的病理特征和临床表现。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

:这是MZL中最常见的亚型,约占70%-80%。MALT淋巴瘤常发生在与粘膜相关的淋巴组织,如胃、肺和甲状腺等。其特点是肿瘤细胞常沿粘膜下淋巴滤泡的边缘区浸润生长,形成典型的“套袖状”生长模式。

脾脏MZL(SMZL)

:占MZL的20%-30%,主要发生在脾脏,但也可见于骨髓和其他淋巴结外组织。SMZL的特点是肿瘤细胞主要分布在脾脏的白髓和红髓交界区,形成小的淋巴滤泡样结构。

淋巴结MZL(NMZL)

:较为罕见,约占MZL的10%。NMZL主要发生在淋巴结,肿瘤细胞常在淋巴结的边缘区形成小的淋巴滤泡样结构,与SMZL有相似的组织学特征。

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表现

MZL的临床表现因亚型而异,但通常表现为无痛性肿块或局部器官功能障碍。MALT淋巴瘤常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如腹痛、消化不良等;SMZL的主要症状为脾大和腹部不适;NMZL则可能表现为淋巴结肿大。

结论

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复杂的淋巴系统肿瘤,其病理机制涉及多种因素,且具有多种亚型。了解MZL的病理机制和分类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可能会发现更多关于MZL发病机制的新知识,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石浩

徐州市中心医院

下一篇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
上一篇胃癌的TNM分期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