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作用减少,导致全身代谢降低的临床综合征。本病在疾病谱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临床表现多样,易被其他疾病掩盖,需与多种疾病鉴别。本文将从甲状腺功能减退与甲状腺癌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并讨论疾病治疗的相关内容。
一、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分类 甲状腺功能减退分为原发性、中枢性和周围性。原发性甲减最为常见,占全部甲减的90%以上,由甲状腺本身疾病引起,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甲状腺手术后、131I治疗后等。中枢性甲减由垂体或下丘脑疾病引起,如垂体瘤、垂体缺血等。周围性甲减由甲状腺激素抵抗引起,较为罕见。
二、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 甲减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和非特异性,包括代谢率降低、皮肤干燥、脱发、便秘、体重增加、乏力、嗜睡、记忆力减退等。部分患者可出现溢乳、月经紊乱等。甲减需与肾性水肿、贫血、充血性心力衰竭等鉴别。根据rT3及患者的原发病表现,与低T3综合征鉴别,甲低症状和溢乳症状应与泌乳素瘤鉴别。
三、甲状腺功能减退与甲状腺癌的关系 甲状腺癌是甲状腺恶性肿瘤,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等类型。甲状腺功能减退与甲状腺癌的关系尚不明确,但一些研究表明,甲减患者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可能增加。甲减可能通过多种机制促进甲状腺癌的发生,如慢性炎症、自身免疫反应、碘摄入不足等。此外,甲减患者甲状腺癌的预后可能更差,需要积极治疗。
四、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治疗 甲减的治疗主要是替代治疗,即补充外源性甲状腺激素。常用的药物为左甲状腺素钠(L-T4),剂量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调整。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血清TSH、FT3、FT4等指标,评估疗效和调整剂量。对于合并甲状腺癌的患者,还需进行手术、放疗、分子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
五、甲状腺癌的治疗 甲状腺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131I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癌的主要手段,包括甲状腺全切除、甲状腺次全切除等。术后根据病情进行131I治疗,消除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和转移灶。对于晚期或复发的甲状腺癌,可采用分子靶向治疗,如多激酶抑制剂等,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细胞增殖。甲状腺癌患者需终身随访,监测血清TG、TSH、甲状腺超声等,评估疗效和调整治疗方案。
总结:甲状腺功能减退与甲状腺癌的关系尚不明确,但甲减患者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可能增加,预后可能更差。甲减的治疗主要是替代治疗,补充外源性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癌的治疗包括手术、131I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对于甲减合并甲状腺癌的患者,需进行综合治疗和终身随访,以提高生存质量和预后。
齐文飞
西华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