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癌是一种侵袭性较高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且预后较差。胆管癌的治疗方式多样,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和介入治疗等。近年来,基于分子靶向治疗的发展,FGF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的胆管癌患者获得了新的治疗选择。本文将围绕FGFR突变的胆管癌介入治疗进行详细阐述。
FGFR突变在胆管癌中的意义
FGFR是一类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参与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和迁移等生物学过程。FGFR基因突变或异常激活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胆管癌中,FGFR突变的发生率约为10%-20%,主要表现为FGFR2基因融合或FGFR1/3基因突变。FGFR突变与胆管癌的侵袭性、化疗耐药性和预后不良密切相关。
FGFR突变胆管癌的介入治疗策略
靶向治疗
FGFR抑制剂是针对FGFR突变胆管癌的新型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目前已有多个FGFR抑制剂在临床研究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例如,Pemigatinib是一种口服FGFR1/2/3抑制剂,用于治疗FGFR2基因融合阳性的胆管癌患者,客观缓解率达35.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9.1个月。此外,Infigratinib、Erdafitinib等FGFR抑制剂也在胆管癌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介入化疗
介入化疗是将化疗药物直接注入肿瘤局部,以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减少全身毒副作用。对于FGFR突变胆管癌患者,介入化疗可与靶向治疗联合应用。常用的介入化疗药物包括吉西他滨、顺铂等。介入化疗可有效缓解胆道梗阻、控制肿瘤进展,为患者争取更长时间的生存。
射频消融
射频消融是一种局部热疗技术,通过高频电流产生的热量使肿瘤细胞凝固坏死。对于FGFR突变胆管癌患者,射频消融可用于治疗局部进展病灶,缓解胆道梗阻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射频消融联合靶向治疗或介入化疗,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FGFR突变胆管癌介入治疗的注意事项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基因突变类型、肿瘤分期、基础疾病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
疗效监测: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影像学检查等,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毒副反应管理:密切监测靶向治疗和介入治疗的毒副反应,如肝功能损害、消化道反应等,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措施。
多学科协作:胆管癌的治疗涉及肿瘤内科、介入科、影像科等多个学科,需要多学科团队协作,共同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总之,FGFR突变胆管癌的介入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通过合理应用靶向治疗、介入化疗、射频消融等治疗方式,可有效控制肿瘤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未来,随着更多FGFR抑制剂的研发和临床应用,FGFR突变胆管癌的治疗效果有望进一步提高。
安永恒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市南院区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