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简称CLL)是一种发生在淋巴细胞上的恶性肿瘤,属于白血病的一种类型。与急性白血病相比,CLL的病程进展相对缓慢,预后较好。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和治疗技术的进步,CLL的诊断与治疗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更好的生存预期。
CLL的发病机制
CLL的主要特征是成熟B淋巴细胞的克隆性增殖,这些异常的淋巴细胞在骨髓、血液和淋巴结等组织中积聚,导致正常造血功能受到抑制。CLL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免疫、微环境等多个因素。
遗传因素:部分CLL患者存在染色体异常,如13q14.3缺失、11q22.3缺失等,这些遗传变异与CLL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免疫因素:CLL患者的免疫功能紊乱,T细胞对异常B细胞的清除能力下降,导致异常B细胞的持续增殖。
微环境因素:骨髓微环境为CLL细胞提供了生长和存活的条件,如CXCL12-CXCR4轴、B细胞激活因子(BAFF)等。
CLL的临床表现
CLL的临床表现多样,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时意外发现。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
淋巴结肿大: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是CLL的典型表现。
肝脾肿大:部分患者可出现肝脾肿大,但通常程度较轻。
贫血和出血倾向:由于正常造血功能受抑制,患者可出现贫血、血小板减少等表现。
感染易感性增加:免疫功能下降导致患者易发生感染。
CLL的诊断
CLL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骨髓检查、免疫分型等。血常规可见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升高,骨髓检查可见异常B淋巴细胞浸润。
免疫分型:流式细胞术检测异常B细胞表面标志物,如CD5、CD23等。
遗传学检查: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染色体异常。
病理学检查:淋巴结活检有助于确诊。
CLL的治疗
随着对CLL发病机制的深入认识,治疗手段不断丰富,个体化治疗成为趋势。
无化疗靶向治疗:针对CLL细胞表面标志物的单克隆抗体,如抗CD20单抗,可特异性杀伤异常B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
小分子靶向药物:如BTK抑制剂,可抑制CLL细胞的信号传导,抑制其增殖和存活。
免疫治疗:如CAR-T细胞疗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造T细胞,提高其对CLL细胞的识别和杀伤能力。
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部分高危患者,可考虑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以期获得长期无病生存。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遗传学特征、免疫状态、病情进展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总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与治疗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新药的不断涌现和治疗策略的优化,CLL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预期有望进一步提高。我们应关注CLL的早期诊断和规范化治疗,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杨浩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庆春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