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泡性淋巴瘤:肿瘤细胞的滤泡状生长模式分析

2025-02-19 14:22:04       3304次阅读

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简称FL),作为一种起源于生发中心B细胞的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约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的20%左右。本文将对滤泡性淋巴瘤的疾病原理进行深入分析,揭开其神秘的生物学面纱。

滤泡性淋巴瘤的细胞起源

滤泡性淋巴瘤的细胞起源为生发中心B细胞,这些细胞在正常淋巴结中参与免疫反应。生发中心B细胞又可分为中心细胞(centrocytes)和中心母细胞/大转化细胞(centroblasts/large transformed cells)。中心细胞和中心母细胞在形态学、免疫表型及基因表达上存在差异。中心细胞通常表现为小至中等大小,核浆比例适中,核形不规则,染色质呈粗糙网状;而中心母细胞则体积较大,核浆比例高,核形较规则,染色质呈粗糙颗粒状。

滤泡状生长模式

滤泡性淋巴瘤的典型生长模式为滤泡状。在低倍镜下,肿瘤细胞形成大小不一的滤泡结构,周围被小结被膜所环绕。高倍镜下,滤泡内可见中心细胞和中心母细胞两种肿瘤细胞。中心细胞滤泡较为常见,中心母细胞滤泡较为罕见。中心细胞滤泡由中心细胞构成,滤泡内可见散在或小簇状分布的中心母细胞。中心母细胞滤泡由中心母细胞构成,滤泡内可见散在或小簇状分布的中心细胞。

滤泡性淋巴瘤的分级

滤泡性淋巴瘤根据中心母细胞的数量,可分为1-3级。1级FL以中心细胞为主,中心母细胞<5个/HPF;2级FL中心细胞和中心母细胞数量相近,中心母细胞5-15个/HPF;3级FL以中心母细胞为主,中心母细胞>15个/HPF。3级FL又可分为3A和3B两个亚型,3A型中心母细胞滤泡内可见中心细胞,3B型中心母细胞滤泡内无中心细胞。3B型FL预后较差,容易转化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滤泡性淋巴瘤的免疫表型

滤泡性淋巴瘤的免疫表型具有特征性。肿瘤细胞表达B细胞标志物如CD19、CD20、CD22、CD79a,生发中心B细胞标志物如Bcl-6、Fas,以及Bcl-2蛋白。部分肿瘤细胞可表达CD10。肿瘤细胞不表达T细胞标志物如CD3、CD4、CD8,浆细胞标志物如CD138、VS38c,以及滤泡树突状细胞标志物如CD21、CD23、CXCL13。Bcl-2蛋白的表达与t(14;18)易位密切相关,是FL的特征性分子标志。

滤泡性淋巴瘤的分子遗传学

滤泡性淋巴瘤最常见的分子遗传学异常为t(14;18)(q32;q21)易位,约占85-90%。该易位导致Bcl-2基因与IgH基因融合,引起Bcl-2蛋白的过表达,抑制肿瘤细胞凋亡,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除t(14;18)易位外,FL还常伴有其他分子遗传学异常,如IGVH基因突变、TP53基因突变、B2M基因缺失、CDKN2A/B基因缺失、TNFAIP3基因突变等。这些分子遗传学异常参与FL的发生发展,影响FL的预后。

结语

滤泡性淋巴瘤作为一种常见的B细胞淋巴瘤,其独特的滤泡状生长模式、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点,使其在病理诊断和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深入理解FL的疾病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FL的生物学行为,为FL的精准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石一沁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下一篇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希望与挑战
上一篇癌症预防新策略:生活方式的改变如何助力肿瘤慢病化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