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作为实体肿瘤患者常见且痛苦的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对疾病治疗过程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癌痛的成因、表现及治疗策略,以提升大众对癌痛的认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
癌痛的成因
癌痛通常由肿瘤的直接侵犯、肿瘤生长导致的压迫、肿瘤转移引起的组织损伤等因素引起。肿瘤细胞侵犯神经、骨骼、内脏等组织时,可以触发炎症反应和神经损伤,进而产生疼痛信号。肿瘤生长速度过快,对周围组织造成压力和拉伸,同样可以引起疼痛。此外,肿瘤治疗过程中的手术、放疗、化疗等手段也可能引起疼痛。手术可能损伤神经或引起局部炎症,放疗和化疗可能对正常细胞造成损伤,导致疼痛。因此,癌痛的成因复杂多样,需要综合分析。
癌痛的表现
癌痛的特点包括持续性、间歇性或爆发性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以是钝痛、刺痛、烧灼感等。癌痛的强度和性质会随肿瘤的发展和治疗进程而变化。持续性疼痛通常与肿瘤的持续存在有关,而间歇性或爆发性疼痛可能与肿瘤的快速生长或治疗相关并发症有关。由于癌痛的复杂性,患者可能会经历情绪波动、睡眠障碍、食欲减退等并发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这些并发问题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状态,还可能加重疼痛感,形成恶性循环。
癌痛的评估
癌痛评估是治疗的前提。医生会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疼痛评估量表等方法,对患者的疼痛程度、性质、频率和影响进行综合评估。病史采集包括疼痛的起始时间、部位、性质、强度、诱发和缓解因素等。体格检查可以发现肿瘤侵犯的部位和范围,评估疼痛的来源。疼痛评估量表如数字评分量表(NRS)、视觉模拟量表(VAS)等,可以帮助量化疼痛程度,为治疗提供依据。准确的评估有助于制定个体化的疼痛管理方案,实现疼痛的有效控制。
癌痛的治疗策略
癌痛治疗遵循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即根据疼痛程度选择不同阶梯的止痛药物。
第一阶梯
:轻度疼痛可使用非阿片类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等。NSAIDs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生成,从而发挥镇痛、抗炎作用。NSAIDs种类繁多,包括阿司匹林、布洛芬、吲哚美辛等,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第二阶梯
:中度疼痛可使用弱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曲马多等。弱阿片类药物主要通过激动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发挥镇痛作用。弱阿片类药物的镇痛效果不及强阿片类药物,但副作用相对较小,适用于中度疼痛的治疗。
第三阶梯
:重度疼痛则需使用强阿片类药物,如吗啡、芬太尼等。强阿片类药物具有强大的镇痛效果,适用于重度疼痛的治疗。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耐药、依赖等副作用,需要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和剂量。
此外,辅助药物如抗抑郁药、抗惊厥药等可帮助改善神经病理性疼痛。抗抑郁药如三环类、SSRIs等,可以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改善情绪和疼痛症状。抗惊厥药如卡马西平、加巴喷丁等,可以稳定神经细胞膜,减少异常放电,改善神经病理性疼痛。
对于特定类型的癌痛,如骨转移引起的疼痛,还可采用放射性药物治疗、骨保护剂等手段。放射性药物治疗通过发射放射性粒子,直接作用于骨转移灶,缓解疼痛。骨保护剂如双膦酸盐、地诺单抗等,可以抑制骨吸收,减少骨转移引起的疼痛。
癌痛的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在癌痛管理中同样重要,包括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神经阻断术等。物理治疗如冷热敷、按摩、电刺激等,可以通过物理刺激,缓解疼痛。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减轻疼痛感。神经阻断术如神经根阻滞、神经节阻滞等,可以通过阻断疼痛传导通路,实现疼痛的控制。
结语
癌痛是实体肿瘤患者必须面对的挑战,但通过科学的认知和合理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和家属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了解疼痛管理知识,共同应对癌痛带来的困扰。同时,社会也应
杨凯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庆春院区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