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手段多样,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靶向治疗以及介入治疗等。其中,介入治疗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因其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可重复性强等优势而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广泛青睐。然而,介入治疗在治疗肝癌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副作用,特别是对正常肝细胞的损伤问题。本文将详细探讨介入治疗对正常肝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对策。
一、介入治疗的原理及优势
介入治疗,即通过影像学引导下,将药物或栓塞剂直接注入肿瘤血管,以达到阻断肿瘤血供、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目的。相较于传统手术切除和化疗,介入治疗具有以下优势:
1.创伤小:介入治疗通过皮肤穿刺或血管插管即可完成,避免了传统手术的大创口和术后恢复期。 2.恢复快:由于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期短,术后并发症少。 3.可重复性强:对于多病灶或复发的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可以多次重复进行,以持续控制病情。 4.疗效确切:介入治疗可以直接作用于肿瘤病灶,阻断肿瘤血供,抑制肿瘤生长。
二、介入治疗对正常肝细胞的损伤
尽管介入治疗具有诸多优势,但在治疗过程中,药物或栓塞剂不可避免地会对正常肝细胞造成一定损伤。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药物毒性:介入治疗中使用的药物,如化疗药物,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可能对正常肝细胞造成损伤,导致肝功能异常。 2.缺血性损伤:介入治疗通过栓塞肿瘤血管,阻断肿瘤血供的同时,也可能影响正常肝组织的血供,导致缺血性损伤。 3.炎症反应:介入治疗可能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对正常肝细胞造成损伤。 4.肝功能不全:对于肝硬化、肝功能不全的患者,介入治疗可能加重肝功能损害,导致肝功能进一步恶化。
三、对策与建议
针对介入治疗对正常肝细胞的损伤问题,临床上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严格掌握适应症:对于肝功能不全、肝硬化等患者,应严格掌握介入治疗的适应症,权衡利弊,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2.优化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优化药物剂量、栓塞剂种类等治疗参数,以减少对正常肝细胞的损伤。 3.保护肝功能:在治疗过程中,可使用保肝药物,如甘草酸铵、还原性谷胱甘肽等,以减轻药物毒性对肝细胞的损伤,保护肝功能。 4.监测肝功能:治疗前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肝功能,如ALT、AST、ALP、TBIL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肝功能异常。 5.综合治疗:对于部分患者,可考虑将介入治疗与其他治疗手段(如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相结合,以提高疗效,减少对正常肝细胞的损伤。
总之,介入治疗作为一种重要的肝癌治疗手段,在发挥其疗效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对正常肝细胞造成一定损伤。因此,临床上应严格掌握适应症,优化治疗方案,保护肝功能,以减轻介入治疗对正常肝细胞的损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预后。
赫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