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是消化系统中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且预后较差。由于胰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因此,胰腺癌的治疗手段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介入手术作为胰腺癌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其应用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本文将详细介绍胰腺癌治疗中介入手术的应用。
一、胰腺癌的病理生理特点
胰腺癌起源于胰腺组织,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慢性胰腺炎、长期吸烟和饮酒等有关。胰腺癌的主要病理类型为导管细胞癌,占胰腺癌总数的80%以上。胰腺癌的生长速度快,侵袭性强,容易侵犯周围组织和远处转移。胰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常见症状包括上腹痛、消瘦、黄疸等。由于胰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比较恶劣,预后较差,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二、介入手术在胰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介入化疗
介入化疗是将化疗药物直接注入肿瘤供血动脉,使药物浓度达到最高,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全身毒副作用。介入化疗常用于中晚期胰腺癌患者,尤其是不能手术切除或不愿意接受手术的患者。介入化疗常用的药物包括吉西他滨、5-氟尿嘧啶、顺铂等。介入化疗可以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介入栓塞
介入栓塞是通过将栓塞材料注入肿瘤供血动脉,使肿瘤缺血坏死。介入栓塞常用于胰腺癌合并出血、破裂、感染等并发症的患者。介入栓塞常用的栓塞材料包括明胶海绵、聚乙烯醇颗粒等。介入栓塞可以迅速止血、控制感染、减轻疼痛。
放射性粒子植入
放射性粒子植入是将放射性粒子植入肿瘤组织,利用放射性粒子产生的射线杀伤肿瘤细胞。放射性粒子植入常用于不能手术切除或不愿意接受手术的胰腺癌患者。放射性粒子植入常用的放射性粒子包括碘-125、钯-103等。放射性粒子植入可以局部控制肿瘤、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经皮胰腺囊肿引流
经皮胰腺囊肿引流是将导管穿刺胰腺囊肿,将囊液引流至体外。经皮胰腺囊肿引流常用于胰腺癌合并胰腺囊肿、感染的患者。经皮胰腺囊肿引流可以迅速缓解症状、控制感染、减轻疼痛。
三、介入手术的并发症及处理
介入手术虽然创伤小、恢复快,但仍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出血、感染、栓塞等。术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和手术风险,术中应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四、胰腺癌的综合治疗
胰腺癌的治疗需要多学科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介入手术等。对于可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对于不能手术切除或不愿意接受手术的患者,可采用化疗、放疗、介入手术等综合治疗。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介入手术在胰腺癌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介入手术在胰腺癌治疗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对于胰腺癌患者,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进行个体化治疗。
施龙彬
黄骅开发区博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