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策略的制定和执行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深入探讨胃癌化疗的两大策略:新辅助化疗与辅助化疗,以及它们在胃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一、个体化治疗原则
胃癌的治疗需遵循个体化原则,考虑到患者肿瘤的分期、病理类型、分子生物学特征、身体状况及年龄等因素的差异。对于早期胃癌患者,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式,但老年体弱或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更保守的治疗方案。晚期胃癌患者若存在特定基因突变,可考虑靶向治疗;若免疫状态合适,免疫治疗也是可行的选择。因此,医生需综合评估,为患者量身定制治疗方案。
二、多学科综合治疗原则(MDT)
胃癌的治疗涉及多个学科,包括外科、肿瘤内科、消化内科、放疗科、病理科、影像科等。多学科团队共同讨论,制定整体的治疗策略。例如,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可能接受新辅助化疗或放化疗,术后则根据病理情况接受辅助化疗或放疗。
三、手术治疗原则
根治性手术原则:根治性手术旨在切除肿瘤及其可能转移的区域淋巴结,以达到治愈目的。手术切除范围和淋巴结清扫需遵循规范,如D1、D2等不同级别的清扫。
姑息性手术原则:对于无法根治切除的胃癌,为缓解症状,如梗阻、出血等,可考虑姑息性手术,如胃空肠吻合术或局部止血手术。
四、化疗原则
新辅助化疗:对于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前新辅助化疗可使肿瘤缩小、降期,提高手术切除率和根治性。联合化疗方案是常用选择,依据患者状况和肿瘤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一般进行2-4个周期。
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主要用于消灭可能残留的癌细胞,降低复发风险。对于Ⅱ期及以上胃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是常规治疗。化疗方案的选择要考虑患者的耐受性和肿瘤的病理类型等因素,持续时间一般为半年左右。
晚期胃癌的姑息化疗:对于晚期无法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姑息化疗可以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根据患者的体力状况和药物敏感性,选择单药或联合化疗方案,并控制化疗的毒副作用。
五、放疗原则
术前放疗:术前放疗可使肿瘤体积缩小,提高手术切除率,适用于局部进展期胃癌,尤其是肿瘤侵犯周围组织的情况。
术后放疗:术后放疗用于有局部复发高危因素的患者,如淋巴结转移较多、肿瘤侵犯浆膜外等。通过照射手术区域,降低局部复发风险。
姑息性放疗:对于晚期胃癌患者出现的局部疼痛、出血等症状,姑息性放疗可以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六、靶向治疗原则
随着对胃癌分子机制的深入了解,靶向治疗逐渐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对于存在特定靶点的患者,使用靶向药物如曲妥珠单抗,可以更精准地攻击癌细胞,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靶向治疗药物的选择要依据基因检测结果,并在治疗过程中注意监测不良反应。
七、免疫治疗原则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自身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对于部分晚期胃癌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免疫治疗药物显示出一定的疗效。但免疫治疗可能会引发免疫相关的不良反应,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免疫状态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也要筛选出适合免疫治疗的患者群体,以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胃癌的治疗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涉及多个学科的协作和综合治疗策略的制定。新辅助化疗与辅助化疗作为胃癌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胃癌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选择。
白英伟
濮阳市油田总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