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GFR在胆管癌中的意义

2025-03-04 00:10:57       3236次阅读

胆管癌是一种相对罕见但极为凶险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虽低,却因预后差、治疗手段有限而备受关注。近年来,FGF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的异常激活在胆管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将详细阐述FGFR在胆管癌中的意义及其治疗进展。

FGFR的生物学作用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是一类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在细胞增殖、分化和迁移等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FGFR家族包括FGFR1、FGFR2、FGFR3和FGFR4四种亚型。正常情况下,FGFR通过与相应的配体(FGF)结合,激活下游信号通路,调节细胞行为。然而,在肿瘤细胞中,FGFR基因突变、扩增或过表达等异常激活,导致信号通路紊乱,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

FGFR在胆管癌中的作用

研究表明,FGFR基因突变在胆管癌中的发生率约为10%-20%。FGFR2基因的突变最为常见,包括点突变、基因融合和染色体易位等。这些突变导致FGFR2持续激活,激活下游的MAPK/ERK、PI3K/AKT等信号通路,促进胆管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抗凋亡。此外,FGFR2基因融合还与胆管癌的淋巴结转移和肝内转移密切相关。

FGFR抑制剂的临床应用

针对FGFR异常激活的胆管癌,FGFR抑制剂应运而生。FGFR抑制剂通过竞争性结合FGFR的ATP结合位点,抑制其酪氨酸激酶活性,阻断下游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目前已有多种FGFR抑制剂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如厄达替尼、AZD4547、BGJ398等。

厄达替尼:厄达替尼是一种口服的高选择性FGFR1-3抑制剂,已在美国获批用于治疗FGFR2基因融合/重排的胆管癌患者。在临床试验中,厄达替尼治疗FGFR2基因融合的胆管癌患者,客观缓解率(ORR)可达30%-4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约6-7个月。

AZD4547:AZD4547是一种多靶点抑制剂,可抑制FGFR1-3、VEGFR等靶点。在Ⅰ/Ⅱ期临床研究中,AZD4547单药治疗FGFR基因突变的胆管癌患者,ORR可达30%左右,PFS约5个月。此外,AZD4547联合化疗治疗FGFR野生型的胆管癌患者,也显示出一定的疗效。

BGJ398:BGJ398是一种口服的多靶点抑制剂,可抑制FGFR1-3、VEGFR2等靶点。在Ⅰ/Ⅱ期临床研究中,BGJ398单药治疗FGFR基因突变的胆管癌患者,ORR可达30%左右,PFS约5个月。BGJ398联合化疗治疗FGFR野生型的胆管癌患者,客观缓解率可达50%以上。

FGFR抑制剂的耐药机制

虽然FGFR抑制剂在胆管癌治疗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但耐药问题仍是亟待解决的难题。FGFR抑制剂耐药的机制主要包括:1)FGFR基因的二次突变,如FGFR2 V564M、A767_V769dup等;2)旁路激活,如HER2、EGFR等其他酪氨酸激酶受体的激活;3)表型转换,如上皮间质转化(EMT)等。针对耐药机制,开发新型FGFR抑制剂或联合其他靶向药物,有望克服耐药,进一步提高疗效。

结语

FGFR在胆管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FGFR异常激活的胆管癌,FGFR抑制剂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然而,FGFR抑制剂的耐药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未来,基于FGFR基因突变状态的个体化治疗,联合其他靶向药物或免疫治疗,有望进一步提高胆管癌患者的疗效和生存获益。

朱晓磊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下一篇胆管癌预后分析:影响因素与生存率预测
上一篇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诊断流程:从症状到治疗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