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贫血症状的日常管理

2025-03-08 13:18:00       23次阅读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起源于浆细胞的恶性血液肿瘤,其发病率在血液肿瘤中位居第二,仅次于非霍奇金淋巴瘤。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贫血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本文将详细讨论多发性骨髓瘤贫血的症状表现、影响因素以及日常管理策略。

一、多发性骨髓瘤贫血的症状表现

贫血是指外周血中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范围的一种病理状态。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贫血的症状表现主要包括:

面色苍白:由于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皮肤和黏膜呈现苍白的外观。

头晕:贫血导致大脑供氧不足,引起头晕、眩晕等症状。

乏力:贫血使肌肉组织缺氧,导致全身乏力、疲劳感。

心慌:贫血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心肌缺氧,出现心慌、心悸等症状。

气短:贫血使肺部氧气交换能力下降,导致呼吸困难、气短等症状。

随着病情的发展,贫血可能会逐渐加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体机能产生严重的影响,如活动耐力下降,无法进行正常的体力活动等。

二、多发性骨髓瘤贫血的影响因素

骨髓瘤细胞浸润:骨髓瘤细胞在骨髓内大量增殖,占据正常造血组织的空间,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

肾功能不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常伴有肾功能不全,肾脏是红细胞生成素的主要来源,肾功能不全导致红细胞生成素减少,进一步加重贫血。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骨髓瘤患者常伴有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多,加重贫血。

营养缺乏: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常伴有食欲减退、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导致铁、叶酸、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缺乏,加重贫血。

三、多发性骨髓瘤贫血的日常管理策略

合理膳食:保证充足的蛋白质、铁、叶酸、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的摄入,改善营养状况。

合理用药:遵医嘱服用红细胞生成素、免疫调节剂等药物,改善贫血症状。

定期复查:定期复查血常规、肾功能等指标,监测贫血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合理安排活动:根据病情和体力情况,合理安排日常活动,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

预防感染:贫血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合并感染,应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的发生。

总之,多发性骨髓瘤贫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需要综合运用药物、营养、心理等多方面的措施进行日常管理。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石浩

徐州市中心医院

下一篇乳腺癌的治疗
上一篇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心理调适与生活重启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