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围手术期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与延长生存期的重要手段。合理用药作为围手术期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患者的恢复与预后具有重大影响。本文将详细介绍胃癌围手术期合理用药的注意事项,以期为临床医生及患者提供参考。
术前用药
术前用药的主要目的是缓解症状、改善营养状况、预防并发症以及提高手术安全性。针对胃癌患者,术前用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抗酸药和抑酸药 胃癌患者往往伴有胃酸分泌过多,易引起胃部不适。术前给予抗酸药(如氢氧化铝、碳酸氢钠)和抑酸药(如质子泵抑制剂)可有效缓解症状。
1.2 营养支持 胃癌患者术前往往存在营养不良,合理补充营养对于提高手术耐受性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术前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必要时可辅以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
1.3 预防性抗生素 术前给予预防性抗生素可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种类和给药时机。
术中用药
术中用药主要目的是维持麻醉效果、控制出血、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针对胃癌患者,术中用药注意事项如下:
2.1 麻醉药物 术中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合并症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及剂量,以保证麻醉效果和患者安全。
2.2 止血药物 胃癌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出血,术中应根据出血情况合理使用止血药物,如止血敏、凝血酶等。
2.3 液体治疗 术中应根据患者的失血、失液情况合理进行液体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血容量稳定。
术后用药
术后用药的主要目的是缓解疼痛、预防感染、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等。针对胃癌患者,术后用药注意事项如下:
3.1 镇痛药物 术后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选择合适的镇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等,并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
3.2 抗生素 术后应根据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发生。同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血常规等指标,及时发现感染迹象。
3.3 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术后应根据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适时使用胃肠道动力药物和消化酶制剂,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
对于部分胃癌患者,术前或术后可考虑使用靶向药物或免疫治疗。使用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4.1 药物选择 应根据患者的HER2状态、PD-L1表达水平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或免疫治疗药物。
4.2 药物剂量和疗程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调整药物剂量和疗程,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和最小的不良反应。
4.3 药物不良反应 应密切监测患者在接受靶向药物或免疫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如皮疹、肝功能异常等,并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
总之,胃癌围手术期合理用药对于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影响。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药物种类、剂量和疗程,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和最小的不良反应。同时,患者也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以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郭曦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