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细胞瘤是一种源于浆细胞的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骨髓中异常浆细胞的增生。该病与高钙血症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其病理机制是多方面的。本文将深入探讨浆细胞瘤引起的骨吸收与高钙血症之间的联系。
浆细胞瘤对骨吸收的影响
浆细胞瘤的发病机制包括对骨髓的侵犯和骨吸收的促进。在浆细胞瘤的初期,骨髓涂片是诊断的重要手段。如果涂片中浆细胞的比例达到3%,就应怀疑浆细胞瘤的可能;若比例高达10%或以上,尤其是在典型的浆细胞旁发现异型浆细胞,即可确诊为浆细胞瘤。浆细胞瘤的细胞学阳性发现率随着病程的进展而增加。
血清蛋白变化与浆细胞瘤
大多数浆细胞瘤患者的血清球蛋白水平增加,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即使总球蛋白水平没有明显增加,免疫电泳也能显示出α或γ球蛋白带区域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加。少数情况下,血清电泳可能无显著表现,而尿电泳则显示出异常。
Bence-Jones蛋白尿与浆细胞瘤
Bence-Jones蛋白尿是通过尿蛋白电泳和免疫蛋白电泳检测的,其敏感性高于传统加热尿液检查方法。这种蛋白尿多见于分泌轻链球蛋白的浆细胞瘤患者。
高钙血症与骨吸收
骨髓瘤增生常引起弥漫性的骨吸收,导致血钙升高,这是高钙血症的主要原因。高尿酸血症和氮质血症也是常见的并发症,其中高尿酸血症与核酸代谢旺盛有关,而高氮质血症则与骨髓瘤的肾损害有关。
贫血与白细胞变化
在浆细胞瘤患者中,贫血是常见的症状,而白细胞计数通常无明显变化。极少数情况下,白细胞计数明显增多,甚至出现大量的浆细胞,这种情况被认为是浆细胞性白血病。
X线所见与骨吸收
X线影像学表现存在潜伏期,病变在解剖上和影像上的表现程度可能不成比例。即使肿瘤组织已弥漫侵犯骨髓腔,骨小梁和皮质骨可能无明显吸收,影像表现可能为阴性。骨髓瘤肿瘤组织可破坏骨组织,导致明显的多孔改变,影像上表现为广泛的骨质疏松和皮质骨变薄,尤其在病变初期及肿瘤侵犯脊柱时更为明显。在骨髓瘤的进展期,肿瘤组织不仅广泛侵犯髓腔,还可形成播散性肿瘤结节,这些病理改变决定了浆细胞瘤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包括微小的虫蚀状、圆形的点状溶骨、溶骨区融合后的泡沫状及晚期广泛的溶骨病变。
总结
综上所述,浆细胞瘤与高钙血症之间的关联主要体现在骨吸收的促进上。浆细胞瘤通过影响骨髓和骨组织,导致骨质破坏和血钙升高,从而引发高钙血症。了解这一病理机制对于浆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血清蛋白分析、尿液检测、影像学检查等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诊断和评估浆细胞瘤的进展,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任光辉
邯郸市第一医院东院区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