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全球范围内致死率较高的癌症之一,尤其在亚洲地区,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居高不下。肝癌的预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诊断时的肿瘤阶段。早期发现肝癌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治疗成功率至关重要,因此肝癌的筛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肝癌筛查的原理和方法。
肝癌筛查的重要性
肝癌的发展往往较为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等到出现明显症状时,往往已进入晚期,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通过定期的筛查,可以在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的情况下发现肝癌,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治疗时间。
肝癌的高危人群
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进行肝癌筛查,但以下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肝癌筛查:
慢性肝炎患者
:包括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患者,这些人群发生肝癌的风险较高。
肝硬化患者
:长期的肝脏炎症可能导致肝硬化,进而增加肝癌的风险。
长期饮酒者
: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肝脏损伤,增加肝癌发生的风险。
有家族肝癌史的人群
:遗传因素可能增加个体患肝癌的风险。
肝癌筛查的方法
血清标志物检测
:甲胎蛋白(AFP)是肝癌筛查中最常用的血清标志物。AFP水平的升高可能提示肝癌的存在,但需注意AFP水平升高并不特异于肝癌,其他肝脏疾病或妊娠也可能导致AFP升高。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是肝癌筛查的常用方法,具有无创、便捷、经济等优点。对于AFP阳性或有其他肝癌高危因素的人群,可进一步进行CT或MRI检查,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肝脏活检
:在影像学检查发现肝脏异常后,有时需要进行肝脏活检以确定是否为肝癌。
筛查的频率和时机
对于高危人群,建议每6个月进行一次AFP检测和肝脏超声检查。这样的筛查频率可以帮助及时发现肝癌,提高早期诊断率。
筛查的局限性
尽管肝癌筛查可以提高早期发现率,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AFP检测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情况,且并非所有肝癌患者AFP都会升高。因此,对于筛查结果的解读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必要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结论
肝癌筛查是早期发现肝癌的重要手段,尤其对于高危人群来说,定期筛查可以显著提高生存率。然而,筛查并不是万能的,需要结合个体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专业判断,制定合理的筛查计划。通过提高公众对肝癌筛查的认识,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这一疾病,保护人们的健康。
李小琴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