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泡性淋巴瘤诊疗

2025-02-15 03:24:17       3253次阅读

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 FL)是一种起源于B淋巴细胞的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的20%-30%。该疾病以淋巴结的滤泡样增生为特征,病程进展缓慢,预后相对较好。本文将详细介绍滤泡性淋巴瘤的诊疗过程。

临床表现及诊断 滤泡性淋巴瘤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颈部、腋下和腹股沟淋巴结。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诊断依据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生化、免疫球蛋白定量、乳酸脱氢酶(LDH)等。影像学检查主要为CT和PET-CT,可评估病变范围和疗效。病理学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需行淋巴结活检,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化等方法明确诊断。

临床分期 采用Ann Arbor分期系统,分为I-IV期。I-II期为早期,III-IV期为晚期。分期有助于评估预后和制定治疗方案。

危险度分层 采用国际预后指数(FLIPI)进行危险度分层,包括年龄、分期、LDH、结外受累和骨髓受累等5个因素。根据FLIPI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组,指导个体化治疗。

治疗方案 (1)I-II期患者:对于I-II期患者,可选择观察等待、放疗或化疗。观察等待适用于无症状、低危患者,定期随访。放疗适用于有症状、I-II期患者,可达到局部控制。化疗适用于年轻、高危、有症状的患者,常用方案为R-CHOP。

(2)III-IV期患者:对于III-IV期患者,以系统性治疗为主。常用方案包括R-CHOP、R-CVP、R-bendamustine等。对于年轻、高危、化疗敏感的患者,可在化疗后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以提高疗效。

(3)复发难治患者:对于复发难治患者,可选择二线方案如R2、GemOx、PD-1单抗等。对于部分高肿瘤负荷、病情进展迅速的患者,可考虑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疗效评估 疗效评估采用Lugano标准,分为CR(完全缓解)、PR(部分缓解)、SD(疾病稳定)和PD(疾病进展)。疗效评估有助于评估疗效和指导后续治疗。

预后因素 影响滤泡性淋巴瘤预后的因素包括年龄、分期、LDH、FLIPI评分、骨髓受累、IPI评分等。FLIPI评分是最重要的预后因素,可将患者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组。

总之,滤泡性淋巴瘤的诊疗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分期、危险度分层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通过规范的治疗,大部分患者可获得良好的预后。同时,定期随访和疗效评估对于判断疗效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黎小兵

湖北省肿瘤医院

下一篇胆管癌的中医治疗:传统与现代结合
上一篇惰性淋巴瘤: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