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一种起源于肝细胞的恶性肿瘤,其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肝癌是全球第六大常见癌症,也是癌症死亡的第四大原因。在中国,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更是高居不下,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原发性肝癌是指发生于肝细胞与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癌变,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肝癌中,肝细胞癌(HCC)约占80%-90%,其次为胆管细胞癌和肝细胞胆管细胞混合癌。临床见肝痛,上腹部肿块,进行性消瘦等。起源于肝脏其他细胞成分的恶性肿瘤罕见。肝癌具有起病隐匿、潜伏期长、高度恶性、进展快、侵袭性强、易转移、预后差等特点。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肝癌属于中医学的积聚、症瘕、黄疸等范畴。
肝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两大类。手术治疗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包括肝切除术和肝移植术。肝切除术是去除肿瘤组织,保留正常肝脏组织的手术。肝切除术的适应症包括肿瘤直径小于5cm,无肝外转移,肝功能Child-Pugh A或B级。肝切除术可以精确切除肿瘤,减少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风险,提高患者生存率。然而,肝切除术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如出血、感染、肝功能衰竭等。因此,肝切除术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评估患者的肝功能和全身状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肝移植术是将病变肝脏整体切除,植入健康供肝的手术。肝移植术的适应症包括肿瘤直径小于5cm,无肝外转移,无大血管侵犯,无淋巴结转移,肝功能Child-Pugh A或B级。肝移植术是治疗肝癌的最彻底手段,可以彻底清除肿瘤和病变肝脏,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然而,肝移植术创伤最大,术后并发症最多,如排斥反应、感染、移植肝衰竭等。此外,肝移植术需要合适的供肝,供肝来源有限,等待时间较长,费用昂贵。因此,肝移植术仅适用于少数符合条件的患者。
非手术治疗包括局部消融治疗、介入治疗、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局部消融治疗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直接破坏肿瘤组织,包括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冷冻治疗等。局部消融治疗创伤小,疗效确切,适用于直径小于3cm的早期肝癌患者。然而,局部消融治疗可能存在消融不彻底、肿瘤残留等问题,需要密切随访和监测。
介入治疗是将药物或栓塞剂直接注入肿瘤血管,阻断肿瘤血供,包括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肝动脉栓塞(TAE)。介入治疗创伤小,疗效确切,适用于直径大于3cm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然而,介入治疗可能存在栓塞剂渗漏、肿瘤血管再通等问题,需要多次治疗和密切随访。
放疗是利用高能射线直接破坏肿瘤细胞。放疗可以局部控制肿瘤,缓解症状,延长生存。然而,放疗可能存在放射损伤、肝功能损害等问题,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剂量。
化疗是利用药物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化疗可以全身控制肿瘤,缓解症状,延长生存。然而,化疗可能存在全身毒性、肝功能损害等问题,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剂量。
靶向治疗是利用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特定信号通路。靶向治疗可以全身控制肿瘤,缓解症状,延长生存。然而,靶向治疗可能存在耐药、肝功能损害等问题,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剂量。
免疫治疗是利用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杀伤肿瘤细胞。免疫治疗可以全身控制肿瘤,缓解症状,延长生存。然而,免疫治疗可能存在免疫相关不良事件、肝功能损害等问题,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剂量。
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各有优缺点。手术治疗创伤较大,但疗效确切,适用于早期肝癌患者。非手术治疗创伤较小,但疗效不确定,适用于中晚期肝癌患者。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可以联合应用,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肝癌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肿瘤分期、肝功能、患者一般状况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肝癌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发展,为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择和生存希望。通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综合治疗,可以提高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以下是一些目前肝癌治疗领域的进展:
精准医疗:通过基因检测,了解肿瘤的分子特征,指导个体化治疗。例如,针对某些特定基因突变的靶向治疗药物,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阻断免疫检查点,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杀伤肿瘤细胞。例如,PD-1/PD-L1抑制剂已经在一些晚期肝癌患者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
3.
康希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