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全球范围内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手段中手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旨在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肝癌手术方式选择以及术后并发症管理的详细指南,助力于患者的康复之路。
肝癌手术方式选择
肝癌的治疗需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肝功能及患者的整体状况来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肝癌手术方式:
肝部分切除术
肝部分切除术指的是仅切除肿瘤及其周围部分正常肝组织。此术式适用于肿瘤局限、肝功能良好的患者,能够保留较多的正常肝脏,减少对肝功能的影响。对于早期肝癌、肿瘤直径小于5厘米且未侵犯大血管或其他重要结构的患者,肝部分切除术是理想的选择。
肝叶切除术
肝叶切除术涉及切除一个或多个肝叶,适用于肿瘤较大或已侵犯多个部位的情况。尽管术后对肝功能的影响较大,但对于中晚期肝癌、肿瘤较大或侵犯多个部位且肝功能较好的患者而言,肝叶切除术能够彻底切除肿瘤。
全肝切除术与肝移植
全肝切除术与肝移植适用于肿瘤广泛侵犯、无法通过部分切除术完全切除的情况。这种手术能彻底切除肿瘤,并提供健康的供肝。然而,手术风险高,需要匹配的供肝,并且术后需面对免疫排斥反应和长期免疫抑制治疗。
射频消融术(RFA)和微波消融术(MWA)
这两种术式适用于小肝癌,通过能量加热肿瘤组织使其坏死。它们创伤小、恢复快,可以在局部麻醉下进行,适用于早期肝癌、肿瘤直径小于3厘米且数量较少的患者。
介入治疗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适用于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通过导管将化疗药物和栓塞剂注入肝动脉,阻断肿瘤的血供。这种治疗创伤小,可以多次进行,适用于中晚期肝癌、肿瘤较大或已侵犯多个部位且肝功能较差的患者。
术后并发症预防与管理
术后并发症的有效预防和管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感染预防
患者需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交叉感染。医护人员应定期更换敷料,监测体温和白细胞计数,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肝功能监测
术后患者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监测肝功能恢复情况,并根据肝功能情况调整用药方案。
出血预防
患者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避免剧烈活动,减少腹部压力,必要时使用止血药物预防术后出血。
血栓预防
患者应定期进行下肢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必要时使用抗凝药物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疼痛管理
术后患者可能会感到疼痛,医生会根据疼痛程度开具止痛药物。同时,患者可以通过非药物方式如深呼吸、听音乐等缓解疼痛。
营养支持
术后患者应遵循营养师的建议,进行合理的饮食管理,并在必要时通过口服营养补充剂或静脉营养支持确保足够的营养摄入。
心理支持
术后患者可能会感到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家属和医护人员应给予理解和支持,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定期复查
术后患者应定期回医院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复发或转移,并定期进行康复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治疗和康复计划。
结语
肝癌手术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科学的术后并发症预防措施,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通过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共同战胜肝癌这一疾病。
杨洪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