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作为全球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高不下。更令人忧虑的是,结肠癌患者中约有10%至20%的人会出现肝转移,肝转移性结肠癌的治疗,尤其是手术切除,成为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本文将详细阐述肝转移性结肠癌根治性切除的关键点。
肝转移性结肠癌的治疗现状
结肠癌肝转移是结肠癌进展过程中较为常见的情况,它不仅影响患者的预后,也是导致结肠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肝转移性结肠癌的治疗手段也日益丰富,包括手术切除、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其中,手术切除被认为是根治结肠癌肝转移的主要方法。
根治性切除的原则
根治性切除的原则在于尽可能地清除肿瘤细胞,以达到彻底根除肿瘤的目的。对于肝转移性结肠癌患者而言,提倡对原发灶及转移灶同时进行根治性切除。这种同步切除手术可以减少患者因多次手术带来的身体和心理负担,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原发灶和转移灶的切除
在进行手术切除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评估原发灶和转移灶的切除可能性。如果原发灶和转移灶均可切除,那么同步切除无疑是最佳选择。然而,如果患者的身体状况不允许或者转移灶位置复杂,可能需要分阶段进行手术,先切除原发灶,再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及转移灶的变化决定是否进行转移灶的切除。
完全性肠梗阻和大出血的处理
在结肠癌的临床治疗中,完全性肠梗阻和大出血是两种紧急情况。完全性肠梗阻会导致肠道内容物无法通过,引起剧烈腹痛、腹胀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大出血则可能导致患者迅速失血,引起休克,同样需要紧急处理。在这两种情况下,即使不能进行根治性切除,也需要进行姑息性肿瘤切除手术,以缓解症状,挽救患者生命。
术后综合治疗的重要性
手术切除后,患者需要接受相应的综合治疗,如化疗、靶向治疗等,以减少复发和转移的风险。术后综合治疗不仅能够帮助患者恢复体力,还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因此,术后综合治疗是肝转移性结肠癌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结
肝转移性结肠癌的根治性切除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力求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术后的综合治疗也是提高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通过多学科协作,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治疗和关怀,是提高肝转移性结肠癌治疗效果的重要途径。
张延超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景华院区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