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一种常见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类型,约占所有NHL的三分之一。CART治疗,即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是一种革命性的新型免疫治疗方法,近年来在复发难治DLBCL治疗中显示出巨大潜力。
一、DLBCL概述 DLBCL是一类异质性较强的疾病,临床表现多样,预后差异较大。标准一线治疗方案为R-CHOP(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化疗)方案,但约30-40%的患者会出现原发难治或早期复发。对于这些患者,二线治疗方案疗效有限,中位总生存时间仅6-9个月。因此开发新的治疗方案迫在眉睫。
二、CART治疗原理 CART治疗通过基因工程改造患者自身的T细胞,使其表达针对肿瘤细胞表面抗原的嵌合抗原受体(CAR),从而特异性识别并杀伤肿瘤细胞。目前CART治疗主要针对CD19这一B细胞特异性抗原。通过CART治疗,可以动员患者体内大量效应T细胞,实现对肿瘤的高效杀伤。
三、CART治疗在DLBCL中的应用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CART治疗在复发难治DLBCL患者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疗效。在ZUMA-1研究中,采用CD19 CAR-T治疗的DLBCL患者总体客观缓解率达到52%,完全缓解率达到40%,中位随访27.1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达到12.6个月。另一项研究中,采用CD19 CAR-T治疗的DLBCL患者客观缓解率达到69%,完全缓解率达到53%。这些研究结果证实了CART治疗在DLBCL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四、CART治疗的合理应用 1. 适应症选择:CART治疗主要适用于一线治疗失败或早期复发的DLBCL患者,特别是CD19阳性患者。对于原发难治或多线治疗失败的患者,CART治疗可能是最后的挽救性治疗手段。
治疗时机:建议在二线治疗失败后尽早开展CART治疗,以避免肿瘤负荷过高或多线治疗导致的免疫抑制。
预处理方案: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预处理方案,如Flu-Cy或BEAM方案,以减少肿瘤负荷,提高CAR-T细胞扩增和疗效。
疗效评估:治疗后需密切监测疗效,如PET-CT评估肿瘤代谢活性、骨髓流式细胞术检测微小残留病变等,以评估疗效和指导后续治疗。
毒副反应管理:CART治疗常见毒副反应包括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和神经毒性,需要密切监测并及时处理。可采用托珠单抗等药物控制CRS,必要时给予激素治疗。
总之,CART治疗为复发难治DLBCL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合理应用CART治疗,有望进一步提高这部分患者的疗效和生存获益。未来需要开展更多临床研究,优化CART治疗方案,以实现更广泛的临床应用。
钟樱红
梅州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