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是淋巴系统肿瘤中较为常见的类型,占全部霍奇金淋巴瘤病例的90%以上。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cHL的诊疗领域也涌现出许多新的治疗方法和理念。2024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对cHL的治疗做出了最新的推荐,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更为精准和有效的治疗选择。本文将对CSCO指南中cHL治疗的新进展进行详细解读。
cHL的流行病学特点
cHL多发于青少年和年轻成人,中位发病年龄为30-40岁。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cHL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部分患者可合并"B"症状,如持续高热、夜间盗汗、体重下降等。
cHL的诊断要点
cHL的确诊主要依据淋巴结或受累组织活检的病理学检查。组织学上,cHL的特征是存在典型的R-S细胞(Reed-Sternberg细胞)和表达CD15、PAX5等免疫标记物的淋巴细胞。确诊后还需要进行分期检查,包括PET-CT、骨髓穿刺等,以评估病情进展和预后。
CSCO指南推荐的cHL治疗方案
根据CSCO指南,cHL的治疗主要分为两个阶段:诱导治疗和巩固治疗。
(1)诱导治疗 对于早期(I-II期)患者,推荐采用ABVD方案(多柔比星、博来霉素、长春瑞滨、达卡巴嗪)作为诱导化疗方案。ABVD方案具有疗效确切、毒副反应可控等优点,是cHL诱导治疗的首选方案。
对于晚期(III-IV期)患者,推荐采用BEACOPP方案(卡铂、依托泊苷、多柔比星、环磷酰胺、长春瑞滨、丙卡巴肼、泼尼松)作为诱导化疗方案。BEACOPP方案的疗效优于ABVD方案,但毒副反应相对较大,需要密切监测和支持治疗。
(2)巩固治疗 对于诱导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CR)的患者,推荐采用受累野放疗(IFRT)作为巩固治疗。IFRT可以减少复发风险,提高长期生存率。对于诱导治疗后未达到CR的患者,需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挽救治疗方案,如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等。
cHL治疗中的新药研究进展
近年来,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在cHL的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如CD30单抗(贝文珠单抗)和PD-1单抗(帕博利珠单抗)等药物已在部分难治性或复发cHL患者中显示出显著疗效。未来,新药的临床研究将进一步推动cHL治疗的优化和个体化。
cHL治疗的长期管理
cHL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的随访和监测,以及时发现复发和第二肿瘤。推荐每3-6个月进行一次全面的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持续至少5年。对于复发或难治性cHL患者,需要进行多学科团队(MDT)讨论,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总之,CSCO指南为cHL的治疗提供了最新的推荐方案,有助于临床医生制定精准、有效的治疗策略。随着新药研究的不断进展,cHL患者的预后有望进一步改善。广大医生和患者应密切关注指南的更新和新药研究的最新进展,为cHL的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王国征
广东省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