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发生在子宫内膜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了解子宫内膜癌的早期症状和诊断要点,对于提高早期发现率和治疗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制 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与雌激素水平异常、遗传因素、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因素有关。长期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刺激,导致子宫内膜过度增生,进而发展为子宫内膜癌。
二、子宫内膜癌的早期症状 1. 异常阴道流血 子宫内膜癌最常见的症状是异常阴道流血,包括绝经后阴道流血和月经紊乱。绝经后阴道流血是指绝经后出现的阴道流血,这是子宫内膜癌的重要警示信号。月经紊乱则表现为月经周期改变、经量增多等。
阴道异常排液 子宫内膜癌患者还可能出现阴道异常排液,液体可能是血性或者浆液性的。血性排液提示子宫内膜出血,浆液性排液则可能是肿瘤坏死组织脱落所致。
下腹部疼痛 部分子宫内膜癌患者会感觉下腹部疼痛,这可能与肿瘤增大、宫腔积液或者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有关。
三、子宫内膜癌的诊断要点 1. 妇科检查 妇科检查是发现子宫内膜癌的重要手段。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可以了解子宫大小、形态、硬度等情况,对可疑病例应进一步检查。
彩超检查 彩超是子宫内膜癌的首选检查方法,可以了解子宫内膜厚度、回声、血流等情况,对可疑病例应进一步检查。
宫腔镜检查 宫腔镜可以直接观察宫腔情况,发现子宫内膜癌的早期病变,并可取活检以明确诊断。
病理检查 病理检查是子宫内膜癌诊断的金标准。通过子宫内膜活检、刮宫或手术标本,可以明确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类型、分级、分期等。
影像学检查 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了解子宫内膜癌的局部侵犯和远处转移情况,对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四、子宫内膜癌的预防 1.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和彩超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子宫内膜病变,及时干预。
调整生活方式 控制体重、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
合理使用激素 对于绝经后妇女,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激素替代治疗,避免长期大量使用雌激素。
总之,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识别和诊断至关重要。通过了解其发病机制、早期症状和诊断要点,可以提高早期发现率和治疗成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同时,加强预防措施,定期体检,调整生活方式,可以降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
王晓燕
山西省肿瘤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