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了解骨髓瘤引发的贫血症状

2025-02-12 02:10:31       3258次阅读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一种起源于骨髓中浆细胞的恶性血液肿瘤,其特征为骨髓内恶性浆细胞的克隆性增殖、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的过度生成,以及骨质疏松等骨骼损害。贫血作为多发性骨髓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本文将从疾病原理的角度,详细解析多发性骨髓瘤引发贫血的机制和相关症状。

一、骨髓瘤引发贫血的机制

骨髓浸润: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在骨髓内大量增殖,挤压正常造血组织,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同时,骨髓瘤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抑制正常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进一步加重贫血。

红细胞生成素(EPO)抵抗:骨髓瘤患者常伴有EPO抵抗性贫血,即体内EPO水平正常或升高,但骨髓对EPO的反应减弱,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

微血管病性溶血:骨髓瘤患者常伴有高粘滞血症,导致微血管内血液流速减慢,红细胞在通过狭窄的微血管时发生机械性损伤,引发溶血性贫血。

免疫介导性溶血:部分骨髓瘤患者可产生自身抗体,导致红细胞破坏加速,引发溶血性贫血。

肾功能不全:多发性骨髓瘤常伴有肾功能不全,导致EPO分泌减少,进一步加剧贫血。

二、骨髓瘤相关贫血的临床表现

面色苍白:由于外周血红细胞数量减少,患者面色、口唇、甲床等处皮肤黏膜苍白。

头晕:贫血导致脑组织缺氧,患者常出现头晕、眼花等症状。

乏力:贫血使全身组织器官缺氧,患者感到全身乏力、活动耐力下降。

心慌:贫血导致心肌缺氧,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加快,患者常感心慌、心悸。

气短:贫血使肺部毛细血管氧合能力下降,患者稍活动即感气短、呼吸急促。

活动耐量下降:贫血使心肺功能受限,患者无法进行正常的体力活动,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三、骨髓瘤相关贫血的治疗

化疗:针对骨髓瘤本身进行治疗,减少骨髓瘤细胞数量,改善骨髓造血功能,缓解贫血症状。

红细胞输注:对于重度贫血患者,可考虑输注红细胞,以改善贫血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对于EPO抵抗性贫血患者,可尝试使用EPO治疗,以促进红细胞生成。

免疫抑制治疗:对于免疫介导性溶血患者,可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抑制自身抗体产生,减轻溶血。

支持治疗:包括补铁、叶酸、维生素B12等,改善造血原料供应,促进红细胞生成。

总之,贫血是多发性骨髓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了解骨髓瘤引发贫血的机制和临床表现,有助于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改善患者预后。针对骨髓瘤相关贫血,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采取相应的支持治疗措施,以缓解贫血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杨雨婷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下一篇维生素B群与口腔溃疡预防和治疗
上一篇套细胞淋巴瘤的症状是什么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