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前列腺癌是影响男性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上升。早期诊断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因此,开发有效的筛查工具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前列腺癌诊断中最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包括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fPSA/tPSA比值作为一种补充指标,可以提高PSA筛查的特异性,减少不必要的前列腺活检。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年龄组中fPSA/tPSA比值的最佳切点值及其筛查前列腺癌的准确性。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生物学基础
PSA是一种由前列腺上皮细胞产生的酶,正常情况下分泌到前列腺液中,通过尿道排出体外。当前列腺组织发生癌变时,PSA的分泌和释放增加,导致血液中PSA水平上升。tPSA是血液中PSA的总量,而fPSA是未与PSA结合蛋白结合的游离形式。fPSA/tPSA比值可以反映PSA的不同亚型分布,有助于区分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
fPSA/tPSA比值的筛查准确性
本研究基于天津市常见恶性肿瘤联合筛查项目人群及同期天津市常见恶性肿瘤队列人群,选取2017年以来基线未患癌且接受tPSA及fPSA检测的男性作为研究对象。通过Cox回归分析,采用时间依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tdROC)及曲线下面积(tdAUC)评价tPSA和fPSA/tPSA比值筛查2年内新发前列腺癌的准确性及最佳切点值。这种方法可以动态评估筛查指标随时间变化的效能,为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更为精确的指导。
年龄特异性的筛查策略
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因此,不同年龄段男性的筛查策略可能有所不同。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年龄特异性(<60岁、60~<70岁及≥70岁)的fPSA/tPSA比值筛查准确性,以期为不同年龄段的男性提供更为个性化的筛查建议。
结论
通过优化fPSA/tPSA比值的切点值,可以提高前列腺癌筛查的准确性,减少不必要的前列腺活检,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的发现为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和筛查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推动前列腺癌筛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未来研究应进一步验证这些发现,并探索更多的生物标志物,以实现更精准的前列腺癌筛查。
韩文杰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