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防治工作备受医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将从病毒性肝炎控制、生活习惯调整等多个维度,探讨预防肝癌的重要性和实践策略。
一、病毒性肝炎控制
病毒性肝炎是肝癌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其中乙肝和丙肝的影响尤为显著。乙肝疫苗的广泛接种,是预防乙肝、降低肝癌风险的有效手段。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并按照0、1、6月的程序完成三剂接种,可以有效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对于成年人,尤其是医护人员、经常接触血液制品的人员等高风险群体,也应考虑接种乙肝疫苗。
对于丙肝,由于缺乏疫苗,预防的重点在于避免高危行为,如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制品,拒绝毒品,以及避免不安全性行为等,以减少丙肝病毒的传播机会。对于已经感染乙肝或丙肝的患者,积极的抗病毒治疗至关重要,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症,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
二、减少黄曲霉毒素暴露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强致癌物质,常污染玉米、花生、大米等粮食作物。在粮食收获、储存过程中,湿度和温度控制不当会导致黄曲霉污染和毒素产生。因此,确保粮食干燥通风储存至关重要。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发霉变质食物,尤其是坚果、谷物类食品,应坚决丢弃,不可食用。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督,防止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品流入市场。
三、酒精摄入控制
酒精是肝癌的另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酒精性肝病,进而发展为肝硬化,增加肝癌的发病几率。因此,适度饮酒至关重要。对于有饮酒习惯的人,建议男性每天饮酒不超过两个标准饮酒单位,女性不超过一个标准饮酒单位。对于已经患有肝脏疾病的人,应严格戒酒。
四、保持健康的体重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肥胖会引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这种疾病与肝癌的发生存在关联。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控制体重,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减少高脂肪、高糖和高盐食物的比例,对于预防肝癌具有积极意义。
五、定期进行体检和肝癌筛查
对于高危人群,包括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者、长期酗酒者、有肝硬化病史者、有肝癌家族史者等,建议每6个月进行一次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和肝脏超声检查。AFP是一种肝癌特异性标志物,肝脏超声检查可以发现肝脏内的占位性病变。如果这两项检查发现异常,可以进一步通过CT、MRI等检查来明确诊断,争取早期发现肝癌,提高治疗效果。
六、减少环境毒素暴露
工业化学品如氯乙烯等可能对肝脏有损害,长期接触这些物质的人群要做好防护措施,减少职业暴露风险。同时,保护水资源,避免饮用受污染的水,因为水中可能含有一些对肝脏有害的物质。
综上所述,肝癌的预防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从个体层面,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从社会层面,要加强公共卫生宣传、食品安全监管和环境保护等工作。通过这些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肝癌的发病率,保障人们的健康。
崔琳
滑县人民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