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的恶性肿瘤,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然而,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肝癌的发生风险。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通过控制病毒性肝炎、减少黄曲霉毒素暴露、适度饮酒、保持健康体重和饮食习惯、定期体检筛查以及减少环境毒素暴露等多方面措施,全面预防肝癌。
一、控制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型肝炎(HBV)和丙型肝炎(HCV),是引发肝癌的重要因素。乙肝疫苗的广泛接种是预防乙肝最有效手段,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并按照0、1、6月程序完成三针接种。成年人如属于高危人群,也应接种乙肝疫苗。对于丙肝,由于尚无疫苗,重点在于避免高危行为,如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制品,拒绝毒品,避免不安全性行为等,以减少丙肝病毒传播的机会。对于已感染乙肝或丙肝病毒的患者,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可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症,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风险。
二、减少黄曲霉毒素暴露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强致癌物质,主要污染玉米、花生、大米等粮食作物。粮食在收获、储存过程中如果湿度和温度控制不当,就容易被黄曲霉污染并产生毒素。因此,粮食收获后要确保干燥通风储存。日常生活中,对于发霉变质的食物,尤其是坚果、谷物类食品,应坚决丢弃,不可食用。同时,监管部门要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督,防止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品流入市场。
三、适度饮酒
酒精是肝癌的另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酒精性肝病,进而发展为肝硬化,增加肝癌的发病几率。因此,适度饮酒至关重要,对于有饮酒习惯的人,建议男性每天饮酒不超过两个标准饮酒单位,女性不超过一个标准饮酒单位。对于已经患有肝脏疾病的人,应严格戒酒。
四、保持健康的体重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肥胖会引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这种疾病与肝癌的发生也存在关联。人们要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来控制体重。在饮食方面,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减少高脂肪、高糖和高盐食物的比例。同时,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因为这些不良生活习惯会影响身体的代谢和免疫功能,间接增加肝癌的发病风险。
五、定期进行体检和肝癌筛查
肝癌的高危人群包括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者、长期酗酒者、有肝硬化病史者、有肝癌家族史者等。对于这些人群,建议每6个月进行一次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和肝脏超声检查。甲胎蛋白是一种肝癌特异性标志物,在肝癌早期可能就会出现升高。肝脏超声检查可以发现肝脏内的占位性病变。如果这两项检查发现异常,可以进一步通过CT、MRI等检查来明确诊断,争取早期发现肝癌,提高治疗效果。
六、减少环境毒素暴露
一些工业化学品如氯乙烯等可能对肝脏有损害,长期接触这些物质的人群要做好防护措施,减少职业暴露风险。同时,保护水资源,避免饮用受污染的水,因为水中可能含有一些对肝脏有害的物质。
总之,肝癌的预防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从个体层面,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从社会层面,要加强公共卫生宣传、食品安全监管和环境保护等工作,这样才能有效降低肝癌的发病率,保障人们的健康。通过这些全面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肝癌的发生风险,为人们的生命健康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梁丹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