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胃癌焦虑:心理干预的必要性

2025-03-08 10:32:06       21次阅读

胃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还常常给他们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许多患者在面对胃癌时,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治疗和康复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心理干预在胃癌患者的康复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胃癌患者心理问题的现状

胃癌患者在确诊、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往往会经历各种心理压力。这些压力可能来自对疾病的恐惧、对治疗的担忧、对预后的不确定、对家庭和工作的担忧等方面。这些负面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发现和处理,可能导致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二、心理干预的意义

提高治疗依从性: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胃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安排,按时服药、定期复查,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改善生活质量:通过心理干预,患者可以学会应对和管理负面情绪,减轻心理压力,从而改善生活质量。患者能够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更好地参与社会活动,提高康复期的生活质量。

促进康复: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疾病,从而促进康复。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合康复治疗,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加速康复进程。

三、心理干预的实施

定期心理评估:医护人员应定期对胃癌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及时发现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并给予相应的干预和指导。心理评估可以采用量表评估、访谈等方法,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

参加支持小组:患者可以参加胃癌患者支持小组,与其他患者分享治疗经历,互相鼓励、支持,减轻心理压力。支持小组可以由医护人员组织,定期开展活动,为患者提供一个交流、倾诉的平台。

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对于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心理咨询师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心理治疗方法,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改善情绪状态。

发展兴趣爱好:患者在康复期可以发展一些积极的兴趣爱好,如阅读、绘画、园艺等,转移注意力,减轻精神负担。兴趣爱好可以帮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更好地面对疾病。

总之,心理干预在胃癌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医护人员、患者家属和社会应共同努力,关注胃癌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时给予心理干预,帮助患者克服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吴敏华

丽水市中心医院

下一篇了解浆细胞淋巴瘤:小B淋巴细胞与浆细胞的异常增生
上一篇宫颈癌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