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胆管癌分型及鉴别诊断研究进展

2025-02-11 15:38:59       3248次阅读

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CC)是一种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预后不良。FGFR(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信号通路在ICC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FGFR突变已经成为ICC分子分型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将对FGFR突变在ICC中的分型及鉴别诊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FGFR突变在ICC中的作用机制

FGFR是一组受体酪氨酸激酶,其异常激活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在ICC中,FGFR突变主要包括基因融合、点突变和基因扩增等类型。FGFR突变激活下游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血管生成,与ICC的进展密切相关。

FGFR基因融合:FGFR基因融合是ICC中最常见的FGFR突变类型,约占30%。FGFR基因融合导致FGFR受体持续激活,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常见的FGFR融合伴侣包括FGGY、TACC等。

FGFR点突变:FGFR点突变主要发生在FGFR1、2、3的激酶结构域,导致FGFR受体持续激活。FGFR点突变在ICC中的比例约为10%。

FGFR基因扩增:FGFR基因扩增导致FGFR蛋白过表达,激活下游信号通路。FGFR基因扩增在ICC中的比例约为15%。

FGFR突变的ICC分子分型

根据FGFR突变的不同类型,可将ICC分为以下几类:

FGFR基因融合型ICC:以FGFR基因融合为主要特征,常伴有FGFR点突变和基因扩增。

FGFR点突变型ICC:以FGFR点突变为主要特征,部分伴有FGFR基因扩增。

FGFR基因扩增型ICC:以FGFR基因扩增为主要特征,部分伴有FGFR点突变。

FGFR野生型ICC:FGFR基因无突变,下游信号通路可能通过其他机制异常激活。

FGFR突变的ICC分子分型有助于指导个体化治疗,如FGFR抑制剂可用于治疗FGFR突变型ICC,而对FGFR野生型ICC疗效有限。

FGFR突变的ICC鉴别诊断

FGFR突变的ICC需要与其他肝胆肿瘤进行鉴别诊断,包括肝细胞癌、肝内胆管错构瘤、肝脓肿等。鉴别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ICC多表现为肝内单发或多发结节,边界不清,增强扫描可见不均匀强化。而肝细胞癌多表现为肝内单发结节,边界清楚,增强扫描可见"快进快出"征象。肝内胆管错构瘤和肝脓肿在影像学上也有特征性表现。

病理学检查:ICC的病理学特征为胆管上皮来源,瘤细胞呈腺管状、乳头状或实性巢状排列。而肝细胞癌为肝细胞来源,瘤细胞呈巢状、梁状或假腺管状排列。肝内胆管错构瘤为良性病变,病理学上可见胆管上皮和肝细胞混合排列。肝脓肿为感染性疾病,病理学上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和脓液形成。

总结

FGFR突变在ICC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FGFR突变的ICC分子分型有助于指导个体化治疗。FGFR突变的ICC需要与其他肝胆肿瘤进行鉴别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随着对FGFR突变ICC研究的不断深入,有望为ICC的诊治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赫振炎

河南省肿瘤医院

下一篇你了解心肌病吗?
上一篇大肠癌:如何成为“傻癌”的克星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