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致死率高居妇科肿瘤之首。铂类药物(如顺铂、卡铂)是卵巢癌化疗的基石,然而,在临床实践中,部分患者会出现对铂类药物的耐药性。本文将探讨铂耐药卵巢癌患者后续治疗的选择与疾病原理知识。
一、铂耐药卵巢癌的定义与机制
铂耐药是指卵巢癌细胞对铂类药物失去敏感性,导致化疗效果不佳。根据耐药发生的时机,可分为原发性铂耐药和获得性铂耐药。原发性铂耐药指患者对初次使用铂类药物即无反应;获得性铂耐药指患者对铂类药物初始有效,但在一定时间后出现药物反应减弱或消失。
铂耐药的机制复杂多样,主要包括: 1. DNA修复机制增强:癌细胞通过增强DNA修复能力,降低铂类药物引起的DNA损伤。 2. 细胞周期调控异常:癌细胞通过调控细胞周期,减少铂类药物作用时机。 3. 药物外排增加:癌细胞通过增加药物外排,降低细胞内药物浓度。 4. 凋亡途径受阻:癌细胞通过抑制凋亡途径,减少化疗药物引起的细胞死亡。
二、铂耐药卵巢癌的诊断
病史采集:了解患者既往化疗方案、疗效及复发情况。
影像学检查:通过CT、MRI、PET-CT等检查评估肿瘤大小、分布及有无远处转移。
实验室检查: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如CA125),评估肿瘤负荷及化疗疗效。
组织学检查:通过活检或手术标本,评估肿瘤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及耐药相关标志物表达。
三、铂耐药卵巢癌的后续治疗选择
二线化疗:对于铂耐药卵巢癌患者,可考虑使用非铂类药物进行二线化疗,如紫杉醇、多柔比星、吉西他滨、拓扑替康等。二线化疗方案的选择需综合考虑患者年龄、基础疾病、药物耐受性等因素。
靶向治疗:针对特定靶点的药物,如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珠单抗)、PARP抑制剂(奥拉帕尼、尼拉帕尼等)可在部分铂耐药卵巢癌患者中获得较好疗效。靶向治疗的选择需依据患者肿瘤基因检测结果。
免疫治疗:近年来,免疫治疗在卵巢癌治疗中显示出潜力。PD-1/PD-L1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阿特珠单抗等)可提高部分铂耐药卵巢癌患者的疗效。免疫治疗的适应症需进一步临床研究明确。
临床试验:对于标准治疗方案无效的铂耐药卵巢癌患者,可考虑参加新药临床试验,以期获得更好的疗效和生活质量。
四、铂耐药卵巢癌患者的综合治疗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病情、耐受性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多学科协作:组建由妇科肿瘤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学科组成的治疗团队,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治疗。
姑息治疗:对于晚期铂耐药卵巢癌患者,可采取姑息治疗,如止痛、营养支持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心理支持: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综上所述,铂耐药卵巢癌患者的后续治疗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制定个体化、多学科协作的治疗方案。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进展,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有效的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为铂耐药卵巢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施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