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系统累及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多脏器受累、多种自身抗体产生、免疫复合物沉积为特点。狼疮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涉及皮肤、关节、肌肉、肾脏、中枢神经系统等多个器官系统。本文旨在详细描述狼疮的临床表现,并探讨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一、狼疮的临床表现 1. 皮肤损害 狼疮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皮肤损害。典型皮损为面颊部蝶形红斑,呈对称分布,可伴有鳞屑。此外,患者还可出现光敏感、盘状红斑、荨麻疹样皮疹、血管炎等。
关节症状 狼疮患者可出现关节炎,表现为关节肿痛、晨僵,多发生在双手小关节。关节症状通常不会导致关节畸形或破坏。
肌肉症状 约50%的狼疮患者会出现肌炎或肌痛,表现为肌无力、肌痛,常累及近端肌群。肌酶水平可升高,但肌电图和肌活检多无明显异常。
肾脏受累 狼疮性肾炎是狼疮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患者可出现蛋白尿、血尿、水肿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神经系统损害 狼疮患者可出现多种神经系统损害,如头痛、癫痫、脑血管病变、精神症状等。神经精神狼疮的诊断需排除其他原因,如感染、代谢紊乱等。
血液系统损害 狼疮患者可出现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血液系统损害。贫血多为慢性病性贫血,也可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浆膜受累 狼疮患者可出现胸膜炎、心包炎等浆膜受累表现,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心包摩擦音等。
其他表现 狼疮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以及巩膜炎、口腔黏膜溃疡等眼部和口腔表现。
二、狼疮的合理用药 狼疮的治疗需根据病情轻重、受累脏器进行个体化治疗。常用药物包括:
非甾体抗炎药 轻症关节炎、肌炎患者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消炎痛等,缓解炎症症状。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是狼疮治疗的基石,适用于重症狼疮、狼疮性肾炎等。常用泼尼松、甲泼尼龙等,需注意剂量调整和激素副作用。
抗疟药 羟氯喹可用于轻症狼疮患者,尤其是光敏感、皮疹明显的患者,可减少激素用量,延缓病情进展。
免疫抑制剂 重症狼疮、狼疮性肾炎患者可联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等,抑制过度的免疫反应。
生物制剂 部分难治性狼疮患者可使用生物制剂,如贝利木单抗等,靶向抑制B细胞,控制病情。
对症治疗 针对狼疮患者的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如利尿剂控制水肿、抗凝治疗预防血栓等。
总之,狼疮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需根据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合理用药是控制狼疮病情、改善预后的关键。患者需遵医嘱,定期复查,密切监测病情变化,以实现疾病的长期缓解。
杨成梁
河南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