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瘤患者为什么容易贫血?

2025-02-08 16:39:12       48次阅读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一种起源于骨髓内浆细胞的恶性肿瘤,其特征是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殖,影响正常造血功能,导致多种并发症。贫血,作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本文将从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和合理用药三个方面,深入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贫血的原因及其治疗策略。

一、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贫血的病理生理机制

骨髓浸润: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在骨髓内异常增殖,占据正常造血空间,抑制骨髓内正常红细胞的生成,导致贫血。

红细胞生成素(EPO)抵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体内EPO水平升高,但骨髓对EPO的反应减弱,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

骨髓微环境异常:骨髓瘤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破坏骨髓微环境,影响正常造血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溶血:部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多。

出血: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易发生出血,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导致慢性失血,进而引发贫血。

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贫血的临床表现

乏力:由于血红蛋白含量降低,携氧能力下降,导致患者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

心悸:贫血导致心脏负荷增加,患者可能出现心悸、气促等表现。

皮肤黏膜苍白:贫血使患者皮肤、黏膜等组织缺氧,表现为皮肤苍白、口唇发绀等。

认知功能下降:贫血影响脑组织供氧,患者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认知功能障碍。

三、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贫血的合理用药

红细胞生成素(EPO):对于EPO抵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可考虑使用EPO治疗,以促进红细胞生成。

免疫抑制剂:对于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患者,可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泼尼松等,以抑制异常免疫反应。

补充铁剂:对于缺铁性贫血的患者,可补充铁剂,如硫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等,以提高血红蛋白水平。

输血治疗:对于严重贫血的患者,可考虑输血治疗,以迅速改善贫血症状。

多发性骨髓瘤的抗肿瘤治疗:通过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手段,控制多发性骨髓瘤病情,改善骨髓造血功能,从根本上治疗贫血。

综上所述,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贫血的原因复杂多样,涉及骨髓浸润、EPO抵抗、骨髓微环境异常等多个方面。针对不同原因,采取个体化的合理用药策略,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贫血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同时,积极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本身,也是改善贫血的根本途径。

李银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下一篇浆细胞淋巴瘤治疗方法
上一篇关于胰腺癌的合理用药以及康复指导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