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策略的选择对于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胃癌根治性与姑息性手术的决策原则,旨在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治疗选择。
胃癌治疗的个体化原则
胃癌的治疗需遵循个体化原则,考虑到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肿瘤分期、病理类型、分子生物学特征、身体状况及年龄等。早期胃癌患者若身体状况允许,手术切除是首选;而老年体弱或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则需更保守的治疗方案。对于晚期胃癌患者,特定基因突变可能使靶向治疗成为可能,而免疫状态合适的患者则可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
多学科综合治疗原则(MDT)
胃癌治疗需多学科团队协作,包括外科、内科、放疗科、病理科和影像科等,共同制定整体治疗策略。例如,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可能先接受新辅助化疗或放化疗,以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率和根治性,术后再根据病理情况进行辅助化疗或放疗。
手术治疗原则
根治性手术旨在切除肿瘤及其可能转移的区域淋巴结,以达到治愈目的。手术切除范围和淋巴结清扫需根据肿瘤部位和类型而定,如胃窦癌需远端胃大部切除术,贲门癌可能需全胃切除术。姑息性手术则在胃癌无法根治切除时考虑,用以缓解症状,如幽门梗阻时的胃空肠吻合术或出血时的局部止血手术。
化疗原则
新辅助化疗有助于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肿瘤缩小、降期,提高手术切除率和根治性。术后辅助化疗旨在消灭可能残留的癌细胞,降低复发风险,适用于Ⅱ期及以上胃癌患者。晚期胃癌的姑息化疗则旨在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放疗原则
术前放疗可使肿瘤体积缩小,提高手术切除率,适用于局部进展期胃癌,尤其是肿瘤侵犯周围组织的情况。术后放疗用于降低局部复发风险,而姑息性放疗则用于缓解晚期胃癌患者的局部疼痛、出血等症状。
靶向治疗原则
靶向治疗针对胃癌分子机制,对特定靶点如HER-2过表达的患者使用靶向药物如曲妥珠单抗,精准攻击癌细胞,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靶向治疗药物的选择需依据基因检测结果,并在治疗过程中监测不良反应。
免疫治疗原则
免疫治疗激活自身免疫系统攻击癌细胞,对部分晚期胃癌患者显示出疗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免疫治疗药物需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免疫状态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筛选出适合免疫治疗的患者群体。
综上所述,胃癌的治疗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根治性与姑息性手术的选择应基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肿瘤特性,通过多学科团队合作,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决策。
范诚诚
河南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