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R ex20ins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新进展:中国共识引领方向
在肺癌的治疗领域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作为最常见的肺癌类型,其治疗方案的优化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其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EGFR ex20ins)作为NSCLC的一种罕见但重要的驱动突变,因其治疗难度大、预后差,尤其需要关注。近期,《EGFR 20外显子插入突变非小细胞肺癌规范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的发布,为这部分患者带来了全新的治疗思路和希望。本文将基于该共识,详细介绍EGFR ex20ins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现状及最新进展。
EGFR ex20ins突变概述
EGFR ex20ins突变是EGFR突变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约占非鳞状NSCLC患者的50%,但在所有NSCLC患者中的比例较低,约为2.1%~2.24%。这种突变具有高度的异质性,迄今为止已报道超过100种亚型,且在中国,V769_D770ins ASV 是最常见的突变亚型,占23.4%。EGFR ex20ins突变的患者多为亚裔、女性、不吸烟、肺腺癌患者,且预后较EGFR常见突变更差。
检测手段
准确的检测是EGFR ex20ins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前提。传统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能力有限,难以覆盖所有突变点位。相比之下,多重PCR和二代测序(NGS)技术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NGS几乎可以全面覆盖EGFR ex20ins的不同亚型,成为临床检测的首选方法。在样本选择上,优先选用经病理学评估合格的肿瘤组织石蜡样本或细胞学样本;在无法获取组织样本的情况下,循环肿瘤DNA(ctDNA)检测可作为补充手段。
治疗现状与挑战
EGFR ex20ins突变患者对常规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治疗无效,这一特点使得其治疗尤为困难。传统的化疗方案虽有一定疗效,但整体并不理想,且患者预后较差。即便是第三代EGFR抑制剂奥希替尼,在EGFR ex20ins突变患者中的疗效也有限。因此,探索新的治疗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最新治疗进展
靶向药物治疗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针对EGFR ex20ins突变的新型靶向药物不断涌现。2023年8月,中国自主研发的舒沃替尼(Sunvozertinib, DZD9008)获批上市,成为首款针对EGFR ex20ins突变的国产靶向药。该药物在WUKONG 1和WUKONG 15研究中表现出色,一线单药治疗的客观缓解率(ORR)达到78.6%,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到12.4个月,为EGFR ex20ins突变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
此外,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埃万妥单抗(Amivantamab)联合含铂化疗方案也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在中国尚未获批。对于无法耐受或拒绝化疗的患者,舒沃替尼可作为一线治疗的选择。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EGFR ex20ins突变患者中的疗效虽然不如经典EGFR突变患者,但部分患者由于PDL1高表达,仍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例如,在派姆单抗的临床试验中,部分患者获得了疾病缓解。这表明,免疫治疗在EGFR ex20ins突变患者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化疗与联合治疗
尽管化疗在EGFR ex20ins突变患者中的疗效有限,但在特定情况下仍可作为治疗选择。对于无法耐受靶向药物或免疫治疗的患者,化疗联合或不联合免疫治疗可能是一个可行的方案。通过优化化疗方案和探索联合治疗模式,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共识指导下的治疗策略
《EGFR 20外显子插入突变非小细胞肺癌规范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的发布,为EGFR ex20ins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提供了系统性、规范性的指导。共识建议,在EGFR ex20ins突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性别、吸烟史、体力状况等),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于一线治疗,可参考无驱动基因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的治疗原则;对于二线治疗,优先推荐靶向治疗药物舒沃替尼。
结语
EGFR ex20ins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虽然充满挑战,但随着新型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的不断涌现,以及临床诊疗共识的逐步完善,患者的治疗前景正逐步改善。未来,随着更多临床研究的开展和药物研发的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EGFR ex20ins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将能够获得更多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李立兰
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