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的临床表现

2025-02-13 12:40:34       16次阅读

口腔癌是发生在口腔的恶性肿瘤,包括唇、舌、颊黏膜、牙龈、口底、腭部等部位。它是头颈部常见的肿瘤之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有严重影响。了解口腔癌的临床表现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本文将详细阐述口腔癌的临床表现和相关疾病原理知识。

症状

1.1 肿块或结节 口腔癌早期可能表现为局部肿块或结节,质地较硬,边界不清。随着肿瘤生长,肿块逐渐增大,可能伴有疼痛或压痛。肿块可发生在口腔任何部位,以舌癌最常见。

1.2 溃疡 口腔癌可表现为溃疡型,溃疡边缘隆起,基底凹凸不平,表面有坏死组织覆盖。溃疡易出血,疼痛明显,经久不愈。溃疡型口腔癌多见于颊黏膜和口底。

1.3 疼痛 口腔癌可引起局部疼痛,疼痛性质可为钝痛、刺痛或烧灼感。疼痛可放射至耳颞部、颈部或同侧面部。肿瘤侵犯神经时,疼痛加剧。

1.4 功能障碍 肿瘤侵犯咀嚼肌、舌肌等,可引起咀嚼、吞咽、言语等功能障碍。肿瘤压迫周围组织,可导致张口受限。

1.5 颈部肿块 口腔癌可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表现为颈部肿块。肿块质地较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可与周围组织粘连。

体征

2.1 口腔检查 口腔检查可发现肿块、溃疡等异常表现。肿块表面可有充血、糜烂、出血等。溃疡表面有坏死组织覆盖,边缘隆起。肿瘤侵犯骨质时,可触及骨质破坏。

2.2 淋巴结检查 颈部淋巴结检查可发现肿大、质硬的淋巴结。淋巴结可与周围组织粘连,活动度差。多发性、融合性淋巴结肿大提示肿瘤已转移。

2.3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如X线片、CT、MRI等有助于了解肿瘤的范围、侵犯深度及有无远处转移。肿瘤可表现为不规则软组织肿块,边界不清,密度不均。骨质破坏、淋巴结肿大等征象提示肿瘤进展。

疾病原理

口腔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吸烟、饮酒、不良口腔卫生习惯、病毒感染等。这些因素可引起口腔黏膜的慢性刺激和损伤,导致细胞基因突变,最终发展为恶性肿瘤。

3.1 吸烟 吸烟是口腔癌的主要危险因素。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损伤口腔黏膜,引起细胞DNA突变,增加癌变风险。

3.2 饮酒 长期大量饮酒可损伤口腔黏膜,促进肿瘤发生。饮酒与吸烟有协同作用,进一步增加口腔癌风险。

3.3 口腔卫生 不良口腔卫生习惯可引起牙周病、龋齿等口腔疾病,导致慢性刺激和损伤,增加癌变风险。

3.4 病毒感染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与部分口腔癌的发生有关。HPV可引起口腔黏膜的慢性炎症和损伤,导致细胞基因突变。

综上所述,口腔癌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肿块、溃疡、疼痛等。了解这些临床表现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同时,掌握疾病原理知识,如吸烟、饮酒等因素,有助于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口腔癌的发生率。

袁建军

台州市立医院

下一篇肝癌术后如何康复
上一篇肿瘤患者如何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