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作为妇科肿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了解子宫内膜癌的围术期治疗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延长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详细介绍子宫内膜癌肿瘤的围术期治疗,包括术前评估、手术治疗、术后辅助治疗等方面。
一、术前评估 在进行子宫内膜癌手术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以确定肿瘤的分期、预后和最佳治疗方案。术前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病史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月经史、生育史、家族史等,以及进行妇科检查,评估肿瘤的大小、位置和侵犯范围。 2. 影像学检查:通过超声、MRI、CT等检查,了解肿瘤的大小、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等。 3. 实验室检查:进行血常规、肿瘤标志物等检查,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和肿瘤生物学特性。 4. 子宫内膜活检:通过活检获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明确肿瘤的类型和分级。
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等。手术方式的选择取决于肿瘤的分期、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等因素。手术的目的是彻底切除肿瘤,减少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1. 全子宫切除术:切除子宫、双侧输卵管和卵巢,是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手术方式。 2.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切除盆腔淋巴结,了解肿瘤的淋巴结转移情况,指导术后辅助治疗。 3.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对于中晚期子宫内膜癌,可能需要进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以评估肿瘤的远处转移情况。
三、术后辅助治疗 术后辅助治疗包括放疗、化疗、激素治疗等,旨在消除残留的肿瘤细胞,减少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1. 放疗:对于中高风险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需要进行盆腔放疗,以降低局部复发的风险。 2. 化疗:对于晚期或复发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可以采用化疗,以控制病情进展。 3. 激素治疗:对于雌激素受体阳性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可以采用激素治疗,以抑制肿瘤的生长。
四、预后和随访 子宫内膜癌的预后与肿瘤的分期、病理类型、手术方式、辅助治疗等因素密切相关。术后定期随访是评估疗效、及时发现复发和转移的重要手段。随访内容包括: 1. 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一般状况,评估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情况。 2. 影像学检查:定期进行超声、CT等检查,了解肿瘤的局部和远处转移情况。 3. 实验室检查:监测肿瘤标志物的变化,评估肿瘤的生物学特性。 4. 病理学检查:对于复发或转移的患者,需要进行病理学检查,明确肿瘤的类型和分级。
总之,子宫内膜癌肿瘤的围术期治疗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多学科协作,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手术方式、辅助治疗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通过规范的围术期治疗,可以提高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樊二帅
包头市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