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的基本治疗原理是什么

2025-01-29 04:55:08       22次阅读

Graves病,也称为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其特征是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状腺肿大。治疗Graves病的方法多样,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放射性碘治疗等。本文将详细探讨放射性碘治疗(放疗)的基本治疗原理及其在Graves病治疗中的应用。

放疗治疗原理

放疗是一种利用放射性物质释放的能量来破坏病变细胞的治疗方法。在Graves病的治疗中,主要应用的放射性物质是放射性碘-131(I-131)。I-131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能够被甲状腺组织吸收,并在甲状腺细胞内释放β射线,这些射线能够破坏过度活跃的甲状腺细胞,从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产生,达到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目的。

I-131的选择性吸收

甲状腺细胞具有高度选择性地吸收碘的能力,这是I-131治疗Graves病的基础。在摄入含有I-131的食物或药物后,甲状腺细胞会将I-131吸收并转化为甲状腺激素。由于Graves病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细胞对碘的需求增加,因此I-131的吸收更为集中,使得射线的破坏作用更加精准。

β射线的破坏作用

I-131释放的β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力,能够穿透细胞膜,破坏甲状腺细胞的DNA,导致细胞死亡或功能丧失。这种破坏作用是选择性的,主要针对过度活跃的甲状腺细胞,对周围正常组织的影响较小。通过控制I-131的剂量,可以精确控制甲状腺功能的降低程度,避免过度治疗导致的甲状腺功能减退。

放疗的适应症与禁忌

放疗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不能耐受药物副作用或有手术禁忌的Graves病患者。此外,对于甲状腺肿大明显、压迫症状明显的患者,放疗也是一个有效的治疗选择。然而,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以及对I-131过敏的患者则不宜接受放疗。

放疗的副作用与风险

尽管放疗是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方法,但其副作用和风险也不容忽视。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口干、味觉改变等,大多数症状都是暂时性的。长期风险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需要终身补充甲状腺激素。此外,接受放疗的患者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隔离,以防止对周围人群的辐射暴露。

放疗的疗效评估

放疗的疗效评估通常需要一段时间的观察。治疗后,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会逐渐下降,甲状腺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医生会定期监测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评估治疗效果,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结语

Graves病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放疗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其原理基于I-131的选择性吸收和β射线的破坏作用。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应用放疗,可以有效控制Graves病的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贾雪峰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下一篇如何预防胃癌患者术后复发几率
上一篇化疗治疗的好处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