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一种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0%-40%。DLBCL具有高度异质性,临床表现多样,预后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针对DLBCL的治疗也需要个体化,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病理分型、分期等多种因素。本文主要介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常规药物治疗方案。
R-CHOP方案 R-CHOP方案是目前DLBCL治疗的基石,即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和泼尼松的化疗方案。利妥昔单抗是一种靶向CD20阳性B细胞的单克隆抗体,可诱导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ADCC)效应,增强化疗药物的疗效。CHOP方案是一种经典的NHL化疗方案,包括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和泼尼松四种药物。R-CHOP方案的疗效确切,CR率可达70%以上,5年OS可达60%以上,已经成为DLBCL治疗的标准方案。
二线治疗方案 对于R-CHOP方案无效或复发的DLBCL患者,需要考虑二线治疗方案。常用的二线方案包括: (1) DHAP方案:地塞米松、顺铂和阿糖胞苷的联合化疗方案,可作为挽救化疗或移植前的桥接治疗。DHAP方案的ORR可达50%以上,为后续移植创造了条件。 (2) EPOCH方案:依托泊苷、长春瑞滨、多柔比星和环磷酰胺的联合化疗方案,联合利妥昔单抗可用于R-CHOP无效的患者。EPOCH方案的CR率可达50%以上,可作为二线治疗方案的选择。 (3)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可用于R-CHOP无效的患者,ORR可达40%以上,可作为二线治疗方案的选择。
个体化治疗 对于部分特殊类型的DLBCL,如双打击或三打击淋巴瘤、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等,需要根据病理特点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如双打击或三打击淋巴瘤可考虑BTK抑制剂、Bcl-2抑制剂等靶向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可考虑大剂量甲氨蝶呤为基础的化疗方案。
维持治疗 对于部分高危或复发难治的DLBCL患者,可考虑维持治疗,延长PFS。常用的维持治疗药物包括来那度胺、利妥昔单抗等。维持治疗可延长PFS,但对OS的影响尚不明确。
综上所述,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R-CHOP方案是DLBCL治疗的标准方案,对于部分特殊类型的DLBCL需要个体化治疗。二线治疗方案和维持治疗可为复发难治的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随着新药的不断研发,DLBCL的治疗前景将更加光明。
方慧子
浦口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