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DN)是1型糖尿病并发症中最为常见、危害最大的一个,其病程进展缓慢,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对糖尿病肾病的预防与治疗并重,是控制糖尿病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一、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 1.高血糖:长期高血糖可导致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增加肾脏滤过压力,进而引发肾脏损伤。 2.炎症反应:糖尿病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升高,可加重肾脏损伤。 3.氧化应激:高血糖状态下氧化应激增加,导致肾脏细胞损伤。 4.遗传因素:部分糖尿病患者存在肾脏损伤易感性基因,更容易发生糖尿病肾病。
二、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 1.微量白蛋白尿: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可出现微量白蛋白尿,这是肾脏损伤的早期标志。 2.蛋白尿: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出现蛋白尿,提示肾脏损伤加重。 3.肾功能减退:糖尿病肾病晚期,患者可出现肾功能减退,表现为血肌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等。 4.水肿、高血压:糖尿病肾病可引起水肿、高血压等并发症,进一步加重肾脏损伤。
三、糖尿病肾病的预防 1.控制血糖:严格控制血糖是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关键,应遵循医嘱,合理用药,定期监测血糖。 2.控制血压:高血压可加重肾脏损伤,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压,目标值为130/80mmHg以下。 3.控制血脂:高脂血症可加重肾脏损伤,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脂,降低肾脏损伤风险。 4.定期检查: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查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等指标,及早发现肾脏损伤。
四、糖尿病肾病的治疗 1.药物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可使用ACEI/ARB类药物降低尿蛋白,延缓肾脏损伤;必要时可使用利尿剂、补钙、补钾等药物改善水肿、电解质紊乱等症状。 2.控制饮食:糖尿病肾病患者应低盐、低脂、低蛋白饮食,减轻肾脏负担;必要时可使用开同、复方α-酮酸等药物改善营养状况。 3.血液净化治疗:糖尿病肾病晚期,患者可出现肾功能衰竭,需进行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血液净化治疗。 4.肾脏替代治疗: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可考虑肾脏移植,以改善生活质量。
总之,糖尿病肾病是1型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早期预防和及时干预是控制病情的关键。糖尿病患者应重视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的控制,定期检查肾脏功能,及早发现并干预肾脏损伤。对于已经出现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延缓病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
陆庭勋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北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