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术后淋巴水肿预防》

2025-02-07 23:13:31       3244次阅读

乳腺癌作为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在乳腺癌的治疗过程中,手术切除是根治性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术后淋巴水肿作为乳腺癌根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本文旨在详细阐述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定义、发病机制、预防措施以及康复治疗方法,以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指导。

一、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定义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是指在乳腺癌根治性手术后,由于淋巴系统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导致患侧上肢淋巴回流受阻,从而引起的软组织肿胀现象。具体表现为患侧上肢肿胀、皮肤增厚、肢体僵硬等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导致肢体功能障碍和心理压力。

二、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发病机制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手术切除:在乳腺癌根治术中,通常需要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这会导致淋巴管被切断,淋巴回流受阻,从而引起淋巴水肿。此外,手术过程中对淋巴管的损伤也会增加淋巴水肿的风险。 2. 放疗:术后放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放疗会导致淋巴管进一步损伤,增加淋巴水肿的风险。放疗引起的炎症反应和纤维化也会阻碍淋巴回流。 3. 感染:术后感染会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导致淋巴管狭窄或阻塞,从而加剧淋巴水肿的发展。 4. 其他因素:包括患者年龄、肥胖、遗传因素等,也可能影响淋巴水肿的发生。

三、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预防措施

针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发病机制,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 手术方式选择:在保证肿瘤切除彻底性的前提下,尽量选择保留腋窝淋巴结的乳腺癌切除术,以减少淋巴管损伤。对于部分患者,可以考虑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以避免不必要的腋窝淋巴结清扫。 2. 术后护理:术后及时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如握拳、屈伸肘关节等,促进淋巴回流;避免患肢受压,防止静脉回流受阻;避免患肢外伤和感染,以减少炎症反应对淋巴管的影响。 3. 穿戴压力袖套:术后穿戴压力袖套,有助于减轻淋巴水肿。压力袖套可以提供持续的压力,促进淋巴液回流,减轻肿胀。 4. 药物治疗:术后可使用利尿剂、抗凝药物等,改善淋巴循环。利尿剂有助于减少体内水分,减轻水肿;抗凝药物可以预防血栓形成,改善血液循环。 5. 定期随访: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淋巴水肿。通过定期随访,可以及时发现淋巴水肿的早期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进展。

四、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康复治疗

对于已经发生淋巴水肿的患者,可以采取以下康复治疗措施: 1. 淋巴引流按摩:通过手法按摩,促进淋巴液回流,减轻水肿。淋巴引流按摩需要由专业的治疗师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 2. 物理治疗:如电刺激、热疗等,可以改善淋巴循环,促进淋巴液回流。电刺激可以增强肌肉泵的作用,促进淋巴回流;热疗可以扩张淋巴管,减轻水肿。 3. 功能锻炼: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如握拳、屈伸肘关节等,增强肌肉泵的作用,促进淋巴回流。功能锻炼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 4. 穿戴压力袖套:对于轻度至中度淋巴水肿患者,可以继续穿戴压力袖套,以减轻水肿。对于重度淋巴水肿患者,可以考虑穿戴压力绷带,以提供更大的压力。 5. 药物治疗:对于部分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利尿剂、抗凝药物等,改善淋巴循环。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

总之,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通过合理的手术方式选择、术后护理、康复治疗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对于已经发生淋巴水肿的患者,积极的康复治疗也是必要的,以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预防和康复需要多学科合作,包括外科医生、放疗科医生、康复科医生等,共同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治疗和护理。

汪英

四川省人民医院(东院)

下一篇胃癌的治疗:新兴疗法与传统方法的结合
上一篇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有哪些相关检查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