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被形象地称为“沉默的杀手”,因其早期症状不典型且容易与其他胃部疾病混淆,常常被忽视,直到病情进展到中晚期才被诊断出来,这不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健康威胁,也使得治疗效果和预后大打折扣。本文将详细探讨胃癌的病因、症状、诊断、治疗方式以及合理用药的重要性,旨在为公众提供科学的防治知识,共同应对这一健康挑战。
胃癌的病因
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促进胃癌的发展。遗传因素虽然在胃癌发病中的作用相对较小,但家族史中有胃癌患者的个体,其患病风险相对较高。此外,不良的饮食习惯,如高盐、高脂和腌制食品的摄入,以及长期吸烟、饮酒和慢性胃炎或幽门螺杆菌感染等,都是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胃癌的症状
胃癌早期症状不典型,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的消化不良或上腹部不适,这些症状往往被误认为是胃炎或胃溃疡。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持续性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在某些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黑便或呕血等消化道出血的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意味着病情已经较为严重。因此,对于胃部不适持续不缓解的患者,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检查。
胃癌的诊断
胃癌的诊断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涉及多种检查手段。胃镜检查是诊断胃癌的金标准,它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的形态变化,并在发现可疑病灶时进行活检,以获得病理学证据。此外,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对于评估肿瘤的大小、侵犯范围以及是否有远处转移具有重要价值。血清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等,虽然不能单独用于确诊,但可作为辅助诊断和监测病情变化的手段。
胃癌的治疗
胃癌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肿瘤的分期、患者的整体状况和治疗反应。手术是胃癌治疗的主要手段,包括根治性手术和姑息性手术。根治性手术旨在完全切除肿瘤及其周围组织,而姑息性手术则主要用于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化疗和放疗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通过缩小肿瘤体积或控制肿瘤生长,提高手术切除率和生存率。对于部分晚期胃癌患者,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这些治疗方式通过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定分子或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抑制肿瘤生长。
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合理用药在胃癌治疗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化疗药物的选择和用药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肿瘤的特性来制定,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和最小的毒副作用。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药物的使用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避免不必要的治疗风险。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按时服药,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和疾病控制。
预防与早期筛查
预防胃癌的关键在于改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减少危险因素的暴露。定期体检,特别是对于有胃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进行胃镜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测,有助于实现胃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早期胃癌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晚期,因此,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早期筛查的普及率,对于降低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胃癌作为一种隐匿的健康威胁,需要引起公众的足够重视。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和合理用药等手段,可以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率和治愈率,降低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胃癌患者铺就一条光明的防治之路。
张璐平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