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沉默的杀手,你了解多少?

2025-02-11 15:37:28       19次阅读

高血压,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都位居前列。本文将从疾病原理的角度,帮助读者深入了解高血压,增强防治意识。

一、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类 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持续升高的病理状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收缩压≥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即可诊断为高血压。根据血压水平,高血压可分为3级: 1. 轻度高血压(1级):收缩压140-159毫米汞柱,或舒张压90-99毫米汞柱 2. 中度高血压(2级):收缩压160-179毫米汞柱,或舒张压100-109毫米汞柱 3. 重度高血压(3级):收缩压≥18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110毫米汞柱

二、高血压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高血压的病因复杂,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1. 原发性高血压:约占90-95%,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 2. 继发性高血压:约占5-10%,由其他疾病引起,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1. 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导致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从而引起血压升高 2.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使血管收缩、水钠潴留,进一步升高血压 3. 血管内皮功能受损:释放内皮素等缩血管因子,导致血管收缩 4. 胰岛素抵抗:引起水钠潴留、交感神经活性亢进等,升高血压

三、高血压的临床表现 高血压起病隐匿,早期常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以下表现: 1. 头痛、头晕、眼花等头部不适 2. 心悸、胸闷、气促等心脏症状 3. 夜尿增多、下肢水肿等肾脏症状 4. 视力模糊、眼底出血等眼底改变

四、高血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高血压的诊断主要依据血压测量结果,需多次测量、不同时间测量以排除假性高血压。鉴别诊断需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可通过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明确病因。

五、高血压的治疗和预防 1. 治疗原则:以控制血压达标为核心,综合运用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2.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3. 非药物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如低盐饮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等 4. 预防措施: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和干预高血压,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风险

总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病因复杂、发病隐匿,需引起足够重视。通过了解高血压的疾病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防治高血压,维护身体健康。

孙等军

烟台毓璜顶医院

下一篇胆管癌的预防
上一篇肝癌的预防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