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起源于骨髓中浆细胞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对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本文将详细介绍多发性骨髓瘤的症状表现、诊断方法,以帮助患者及家属更好地认识这一疾病,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一、多发性骨髓瘤的症状表现
多发性骨髓瘤的症状多种多样,且与病情的进展密切相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症状:
骨痛和骨折 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会侵犯骨骼,导致骨质破坏,引起剧烈的骨痛。疼痛部位多集中在背部、骨盆和四肢,且常呈持续性。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病理性骨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骨折多发生在肋骨、脊柱、骨盆和长骨等部位,常因轻微外伤或无明显外力作用下发生。
贫血 骨髓瘤细胞会抑制正常造血功能,导致贫血。患者表现为乏力、头晕、心慌等症状。贫血程度与病情进展密切相关,随着病情加重,贫血症状也会逐渐加重。贫血可导致组织缺氧,进一步加重心肺负担。
肾功能损害 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会产生大量异常免疫球蛋白,这些蛋白在肾脏沉积,导致肾功能损害。患者可出现蛋白尿、血尿、浮肿等症状,严重者可发展为肾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是多发性骨髓瘤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感染 由于骨髓瘤细胞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患者容易发生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感染可加重病情,增加死亡风险。常见的感染包括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感染可导致发热、咳嗽、咳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高钙血症 骨髓瘤细胞可导致血钙升高,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多尿、便秘等症状。高钙血症是多发性骨髓瘤的常见并发症,需要积极治疗。高钙血症可导致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多系统的损害。
神经症状 部分患者可出现神经症状,如肢体麻木、瘫痪等,这与骨髓瘤细胞侵犯神经有关。神经症状可导致运动障碍、感觉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出血倾向 部分患者可出现出血倾向,如皮肤瘀点、鼻衄、牙龈出血等。出血倾向与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
二、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是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重要手段,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免疫球蛋白检测等。
血常规:可发现贫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增高。贫血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增高,与感染等因素有关。
尿常规:可发现蛋白尿、血尿。蛋白尿多为轻至中度,血尿可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
血生化:可发现肾功能异常、高钙血症等。肾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血肌酐、尿素氮升高,高钙血症主要表现为血钙升高。
免疫球蛋白检测:可发现异常免疫球蛋白升高。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可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升高,如IgG、IgA、IgD、IgE等,与正常多克隆免疫球蛋白相比,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具有均一性、高浓度的特点。
骨髓检查 骨髓穿刺和活检是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金标准。通过检查骨髓中浆细胞的比例和形态,可明确诊断。浆细胞比例≥10%或活检中浆细胞灶≥1个可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形态异常,如核浆比例增大、核仁明显、核分裂象增多等,具有诊断意义。
影像学检查 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骨骼破坏和溶骨性病变,有助于评估病情和判断疗效。X线检查可发现骨质疏松、溶骨性破坏等征象,CT和MRI检查可发现早期骨骼病变,提高诊断的敏感性。
电泳和免疫固定电泳 通过检测血清和尿液中的异常免疫球蛋白,有助于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电泳可发现M蛋白(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存在,免疫固定电泳可进一步鉴定M蛋白的类型和性质。
细胞遗传学检查 部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存在细胞遗传学异常,如染色体易位、缺失等。通过细胞遗传学检查,可评估预后和指导治疗。常见的细胞遗传学异常包括t(4;14)、t(11;14)、t(14;16)、del(17p)等,与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
6.
廖志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