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也称为牛皮癣,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的皮肤病。正确认识和理解银屑病对于患者和家属至关重要,因为不当的治疗不仅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还可能对患者的健康造成更大的危害。
银屑病的基本概念
银屑病是一种以皮肤上出现红斑、银白色鳞屑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其发病原因复杂,涉及遗传、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银屑病的皮损多发生在头皮、四肢伸侧和背部,严重时可泛发全身。
银屑病的病理机制
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与免疫系统的异常有关。在银屑病患者的皮肤中,T细胞异常活化,导致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和炎症反应。此外,银屑病还与多种炎症因子的表达异常有关,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7(IL-17)等。
银屑病的临床表现
银屑病的典型皮损为红斑上覆盖银白色鳞屑。鳞屑易于剥离,剥离后可见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银屑病可分为四种类型:斑块型、滴状型、脓疱型和红皮病型。不同类型的银屑病临床表现有所不同,但均伴有瘙痒、疼痛等症状。
银屑病的诊断
银屑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皮肤活检。皮肤活检可以观察到银屑病的特征性病理改变,如角质层增厚、角化不全、真皮乳头水肿等。此外,还需排除其他类似的皮肤病,如脂溢性皮炎、玫瑰糠疹等。
银屑病的治疗原则
银屑病的治疗应遵循个体化、阶梯化的原则。首先应消除诱发因素,如避免感染、创伤、精神紧张等。其次,可采用外用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维生素D类似物等。中重度银屑病可考虑光疗、口服药物(如甲氨蝶呤)和生物制剂治疗。
不当治疗的潜在危害
激素滥用:长期外用强效激素可导致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不良反应。
系统用药风险:部分口服药物(如环磷酰胺)具有较大的肝肾毒性和骨髓抑制风险。
光疗副作用:紫外线照射可能导致皮肤老化、光敏感性皮炎等。
生物制剂不良反应:部分生物制剂(如抗TNF-α单克隆抗体)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结语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难治性的皮肤病,需要长期、规范的治疗和管理。患者和家属应充分了解银屑病的基本知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避免盲目追求短期疗效而采取不当的治疗方法。只有正确认识银屑病,才能在治疗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减轻病痛。
本文共计1100字,全面介绍了银屑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和不当治疗的潜在危害,旨在帮助患者和家属正确认识银屑病,避免盲目治疗,减轻病痛。
张春玲
南阳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