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与血脂异常密切相关。血脂异常是指血浆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代谢紊乱的病理状态。血脂异常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期血脂异常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引发冠心病。因此,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有效的血脂管理,对预防和控制冠心病具有重要意义。
一、血脂异常对冠心病的影响
动脉粥样硬化:长期血脂异常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促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在血管壁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随着斑块的不断增大,可导致血管狭窄,引起心肌缺血、心绞痛等冠心病症状。
血栓形成:血脂异常可促进血小板聚集,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时,血栓形成可导致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引发急性心肌梗死。
炎症反应:血脂异常可促进炎症因子的释放,加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炎症反应还可引起斑块不稳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二、冠心病血脂管理的目标
控制血脂水平:对于冠心病患者,应将LDL-C控制在<1.8mmol/L(70mg/dl)以下,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对于极高危患者,LDL-C应控制在<1.4mmol/L(55mg/dl)以下。
改善生活方式:通过戒烟、限制饮酒、增加运动、控制体重等措施,改善血脂代谢,降低冠心病的风险。
药物治疗:对于血脂水平较高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他汀类药物、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等降脂药物,以控制血脂水平。
三、冠心病血脂管理的饮食营养建议
低脂饮食: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增加不饱和脂肪的比例。推荐每日脂肪摄入量占总能量的25-35%,其中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总能量的7%。
增加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可降低胆固醇的吸收,改善血脂代谢。推荐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可通过食用全谷物、豆类、蔬菜、水果等食物获得。
控制胆固醇摄入:每日胆固醇摄入量不超过300毫克。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等。
适量摄入蛋白质: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禽、瘦肉等。避免过多摄入红肉,以降低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
增加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适量摄入富含ω-3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类、亚麻籽油等,有助于降低甘油三酯水平,改善血脂代谢。
控制盐摄入: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以降低高血压的风险。
适量饮酒:适量饮酒可降低冠心病的风险,但过量饮酒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推荐每日饮酒量不超过1-2个标准杯。
总之,冠心病患者应重视血脂管理,通过合理饮食、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等措施,有效控制血脂水平,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建议定期进行血脂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以维护心脏健康。
方慧子
浦口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