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一种起源于B系或T系淋巴祖细胞的恶性肿瘤,表现为骨髓中原始淋巴细胞的异常增殖和积累,导致正常造血功能受损。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新药的不断涌现,ALL的治疗前评估及预后预测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将重点介绍2024年CSCO指南中关于成人ALL治疗前评估及预后的最新进展。
治疗前评估
治疗前评估是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2024年CSCO指南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估:
1.1 临床特征评估 包括年龄、性别、ECOG评分、合并症等。年龄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老年患者预后较差。合并症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也会影响患者的预后。
1.2 细胞遗传学评估 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和FISH检测,可对ALL进行细胞遗传学分类。常见的异常核型包括Ph染色体阳性、t(9;22)、t(4;11)等。不同核型患者的预后存在差异,需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
1.3 分子学评估 通过PCR、基因测序等技术,可检测ALL患者的关键分子学标志物。常见的分子学标志物包括BCR-ABL1、MLL-AF4、IKZF1等。不同分子学标志物患者的预后存在差异,需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
1.4 微小残留病(MRD)评估 MRD是指治疗后骨髓或外周血中残留的白血病细胞,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MRD阳性患者预后较差,需加强治疗力度。
预后预测
2.1 传统预后因素 包括年龄、白细胞计数、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等。传统预后因素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有限,需结合其他预后因素综合评估。
2.2 免疫表型预后 ALL患者可分为前体B-ALL和T-ALL两大类,不同免疫表型患者的预后存在差异。前体B-ALL患者预后相对较好,T-ALL患者预后较差。
2.3 分子学预后 分子学标志物如BCR-ABL1、MLL-AF4、IKZF1等对预后的预测价值较高。BCR-ABL1阳性患者预后较差,需采取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等靶向治疗。MLL-AF4阳性患者预后较差,需采取强化化疗。IKZF1缺失患者预后较差,需采取免疫治疗。
2.4 动态MRD预后 动态MRD是指治疗过程中MRD的变化趋势。MRD持续阳性或由阴转阳患者预后较差,需加强治疗力度。
合理用药
3.1 化疗药物选择 根据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分子学标志物和MRD情况,选择合适的化疗药物。常见的化疗药物包括蒽环类、长春碱类、糖皮质激素等。
3.2 靶向治疗 BCR-ABL1阳性患者可采用TKI如伊马替尼、达沙替尼等进行靶向治疗。CD20阳性患者可采用利妥昔单抗等CD20单克隆抗体进行治疗。
3.3 免疫治疗 CD19阳性患者可采用CD19-CD3双特异性抗体进行治疗。此外,CAR-T细胞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免疫治疗手段也在积极探索中。
3.4 支持治疗 对于老年、合并症较多的患者,可采用小剂量化疗、靶向治疗等温和治疗手段。同时,需重视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的防治。
总之,2024年CSCO指南强调了成人ALL治疗前评估及预后预测的重要性。通过综合评估临床特征、细胞遗传学、分子学标志物和MRD等因素,可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改善预后。同时,合理用药、支持治疗等手段也在ALL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新药的不断涌现和治疗手段的不断优化,相信ALL患者的预后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耿瀛洲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