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炎性乳腺癌(Inflammatory Breast Cancer, IBC)是一种罕见但进展迅速的乳腺癌亚型,占所有乳腺癌的1%至5%。本文将围绕炎性乳腺癌的病理特征、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进行详细解析。
1. 炎性乳腺癌的病理特征
炎性乳腺癌的特点是肿瘤细胞迅速侵入乳腺的淋巴管,导致广泛的炎症反应。这种炎症反应与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不同,它是由肿瘤细胞自身分泌的炎症因子引起的。肿瘤细胞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症因子,可以激活血管内皮细胞,增加血管通透性,导致血浆成分渗出到乳腺组织中,引起炎症反应。
炎性乳腺癌的组织学特征包括乳腺组织内广泛的淋巴管侵犯、大量的肿瘤细胞和炎症细胞浸润。肿瘤细胞通常呈梭形或纺锤形,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细胞核大而深染,胞浆少,细胞间黏附性差。炎症细胞主要包括淋巴细胞、浆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2. 炎性乳腺癌的临床表现
炎性乳腺癌的典型临床表现为乳腺皮肤出现红斑、水肿、橘皮样改变和乳头凹陷。乳腺皮肤红斑是由于肿瘤细胞侵犯淋巴管,导致淋巴回流受阻,引起局部皮肤充血和水肿。橘皮样改变是由于肿瘤细胞侵犯乳腺腺体和皮肤之间的结缔组织,导致皮肤与乳腺腺体粘连,形成类似橘皮的凹凸不平的外观。乳头凹陷是由于肿瘤细胞侵犯乳头后方的乳管,导致乳头内陷。
炎性乳腺癌的病程进展迅速,患者常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和体重减轻。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乳房疼痛和触痛。由于炎性乳腺癌的临床表现与乳腺炎相似,临床上需要仔细鉴别。
3. 炎性乳腺癌的治疗原则
炎性乳腺癌的治疗原则是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手术是治疗炎性乳腺癌的主要方法,包括乳腺癌根治术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手术的目的是彻底切除肿瘤组织,减少肿瘤负荷,提高化疗和放疗的疗效。
化疗是治疗炎性乳腺癌的重要手段,可以用于术前、术中和术后。术前化疗(新辅助化疗)可以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率;术中化疗可以直接将化疗药物注入肿瘤组织,提高局部药物浓度;术后化疗可以消除残留的肿瘤细胞,降低复发风险。
放疗是治疗炎性乳腺癌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可以与化疗联合应用。术后放疗可以消除残留的肿瘤细胞,降低局部复发风险;术前放疗可以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率。
总之,炎性乳腺癌是一种罕见但进展迅速的乳腺癌亚型,其特点是肿瘤细胞迅速侵犯淋巴管,引起广泛的炎症反应。炎性乳腺癌的临床表现包括乳腺皮肤红斑、水肿、橘皮样改变和乳头凹陷,常伴有全身症状。治疗炎性乳腺癌需要综合手术、化疗和放疗,以提高疗效,降低复发风险。临床上需要仔细鉴别炎性乳腺癌与乳腺炎,避免误诊和漏诊。
卢艳丽
安徽济民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