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癌穿刺活检的伤害

2025-02-06 20:27:02       68次阅读

胆囊癌是一种起源于胆囊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虽然相对较低,但预后较差,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由于胆囊癌早期症状不典型,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此时往往需要进行穿刺活检来确定病理类型,指导后续治疗。然而,胆囊癌穿刺活检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本文将详细介绍胆囊癌穿刺活检的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

出血 穿刺活检过程中,针尖可能损伤肝内血管,导致出血。出血可分为腹腔内出血和胆道出血两种类型。腹腔内出血表现为腹痛、腹肌紧张、腹部压痛等腹膜刺激征,严重者可出现休克。胆道出血则表现为胆红素升高、发热、腹痛等症状。为预防出血并发症,操作者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尽量选择远离大血管的穿刺路径,并在穿刺前后给予止血药物。一旦发生出血,应立即给予输血、止血等处理。

感染 穿刺活检过程中,细菌可能通过穿刺针进入腹腔或胆道,引起感染。感染可表现为腹痛、发热、白细胞升高等。为预防感染,操作者需严格无菌操作,穿刺前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性治疗。一旦发生感染,应及时给予抗感染、补液等治疗。

肿瘤种植 穿刺活检过程中,肿瘤细胞可能通过穿刺针种植到穿刺路径上,导致肿瘤播散。为预防肿瘤种植,操作者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尽量选择远离肿瘤的穿刺路径。穿刺前给予抗肿瘤药物,以减少肿瘤细胞活性。一旦发生肿瘤种植,可考虑手术切除种植病灶。

胆瘘 穿刺活检过程中,针尖可能损伤胆管,导致胆汁外漏,形成胆瘘。胆瘘可表现为腹痛、发热、腹水等症状。为预防胆瘘,操作者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尽量选择远离胆管的穿刺路径。一旦发生胆瘘,可给予经皮穿刺引流、内镜下支架置入等治疗。

肝功能损害 穿刺活检过程中,针尖可能损伤肝脏,导致肝功能异常。肝功能损害可表现为转氨酶升高、黄疸等症状。为预防肝功能损害,操作者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尽量选择远离肝脏的穿刺路径。一旦发生肝功能损害,可给予保肝、降酶等治疗。

总之,胆囊癌穿刺活检是一种重要的诊断手段,但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为保障患者安全,操作者需严格掌握适应证,规范操作流程,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一旦发生并发症,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同时,临床医生也应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充分告知穿刺活检的必要性、风险及预防措施,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提高穿刺活检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韦锦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

下一篇癌症有遗传性吗
上一篇胃癌常见致病因素与预防方法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